央媒再调查庆安枪击案疑点 人民日报:有人推波助澜把水越搅越浑
来源:人民日报等
2015-05-24 10:15
黑龙江庆安火车站枪案发生后的第12天,哈尔滨铁路公安局调查组认定,警察李乐斌开枪是正当履行职务行为。此间,“警察能不能不开枪射击”“徐纯合为啥堵门赶旅客”“徐家是不是上访户”“监控视频有没有作假”等问题被网友热议,昨日凌晨,人民日报、新华社分别刊发深度报道进行回应。《人民日报》还发表评论,称有些人推波助澜把这潭水越搅越浑。
庆安枪击案现场
人民日报评庆安枪案:有些人推波助澜把这潭水越搅越浑
并不复杂的庆安事件,事实和法律清楚,原因和结果明确,可为什么还会持续发酵?以致形成舆论风暴,掀起阵阵波涛,至今余波未平?
诚然,在庆安事件的舆情应对中,因枪击事件调查的复杂性,给了“路边社”“小道消息”以可乘之机,“警察”“开枪”“81岁老人”“3个小孩”等字眼,也为媒体提供了炒点,但“新闻便车”风行、谣言满天飞,着实让人吃惊。
庆安官员表态被“人肉”下马后,一些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记者正常报道活动,却被合肥网民柴某攻击为收受黑金后美化警察,给记者造成极大舆论压力;徐纯合一家属不愿意聘请某律师作代理,就被扣以“被政府收买”的帽子,并被公开曝光于自媒体;一些非常不专业甚至极端的观点,大行其道……
网络空间是公共空间,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理性的空间。今天的中国人,每天有数亿人接触网络。如果任由谣言兴风作浪、蛊惑人心,损伤的不仅是网络生态,还会影响到现实生活。近年来我国下大力打击网络谣言、整治网络环境,网络空间谣言满天飞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仍有一些人心存侥幸,在一些热点事件中采用模糊手法、打擦边球,甚至无中生有。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那些造谣者迟早也会像合肥网民柴某那样,因编造谣言受到法律的制裁。
守住不造谣的底线,还要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如今,自媒体越来越发达,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动动手指转发微博、微信,就会被无数人看到。如果转发的是谣言,谣言就会像病毒一样快速传播。比如在庆安事件中无中生有的“截访”说。还有所谓的“20万元的封口费”,本来是村委会看到徐母和3个小孩可怜,出于好心向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申请的爱心救助,没想到却被个别人混淆成警方的“封口费”加以炒作,而有些人却不加甄别地随意转发、没有理性地声讨,推波助澜把这潭水越搅越浑、事儿越扯越远。现在想想,真相大白后,多少人会为自己的无原则围观起哄而懊悔,多少人会为自己的一腔正义被亵渎而愤慨。
人民日报记者 黄庆畅
5月21日,哈尔滨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长孙成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调查、核实大量客观证据的基础上,检察机关认定,庆安事件中民警李乐斌是依法执行公务,在处置此事件中,使用枪支依规合法。
5月2日,黑龙江绥化市庆安火车站发生铁路警察开枪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根据公安部指示,铁路公安局迅速组成工作组赴庆安指导处置,哈尔滨铁路公安局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带使用枪支规范》成立调查组,及时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调查,形成了民警使用枪支依规合法的调查结论。检方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独立调查,其结论与警方的认定是一致的。
5月14日,警方公布调查结果和监控视频后,庆安事件舆情发生逆转,绝大多数民众认同调查结果,支持警察开枪,但依然有人相信境外敌对势力“枪杀访民”的谣言,纠缠于是不是“截访”,从而追问徐纯合堵住门的原因,质疑警察不该把人打死,甚至怀疑视频是不是作假了。
(一)警察能不能不开枪射击?
●目击者:枪都对着你了,你还用抢来的防暴棍打警察
●警方:不用枪不足以制止徐纯合的暴力犯罪行为
红瓦黄墙尖顶的建筑,零星的旅客,古朴下透着一丝平静。5月20日下午,记者初到庆安火车站,一时很难把这个北方小站与这场铺天盖地的舆论风暴结合起来。
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记者首先查看了当天的监控视频,了解事件的梗概:徐纯合把手推车推到安检门口,堵住安检通道,并将在安检通道内的几位旅客赶出候车室,将门关上;安检员与之交流,随后到民警值班室报警;警察与徐纯合交流后去开门,徐阻拦,警察控制徐双手,通道打开,旅客进入候车室;警察与徐隔着护栏厮打;警察返回值班室,徐追过去踹门、砸自动取票机;警察再出来并拿着防暴棍,两人再次厮打;徐欲拽一位老人推向警察不成,双手举起一小孩抛摔向民警;徐夺得防暴棍,击打警察两棍,警察开枪。
为什么要开枪?记者找到了当事警察李乐斌。“摔孩子,虽然当时并不知道是他的孩子,但不管是摔谁的孩子,都是暴力犯罪行为!”“他抢走了我的防暴棍,我掏枪警戒,并口头警告,他还用警棍打我,一下打在左头侧,一下打在右手腕”,李乐斌说:“我不用枪,已经不能阻止他的暴力犯罪行为了。”李乐斌让记者看了他还有一点浮肿的右手,并拿出手机,让记者看了他当天拍摄的右手掌照片。照片显示,手红肿得厉害。
现场情形能不能不开枪?一位教师当时正好领着十几个学生在候车,他回忆说,警察掏出枪后在喊“别动!老实点!”可他(徐纯合)还是抡棍就打。这位教师感到有些惋惜,也有点费解,“你说,枪都对着你了,你还要打警察”。他还表示,看到网上有人质疑,说警察不该开枪,那是因为“不在现场,不了解有多紧急”。他又反问:“如果警察不开枪,徐纯合真把枪抢过去了,造成群众伤亡,又不知道他们该怎么说了。”对此,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锡锌从行政法学的角度分析,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开枪,就可能涉嫌渎职。
有人质疑为什么没鸣枪示警?根据相关规定,警告主要有口头警告和鸣枪警告。人民警察发现犯罪行为人准备实施或者正在实施暴力犯罪,经过口头警告无效的,可以视情向天空等安全方向鸣枪警告。来不及口头警告的,可以直接鸣枪警告。“鸣枪警告不是必经程序。”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磊介绍,相关法律法规还明确规定:经口头警告或者鸣枪警告无效的,可以开枪射击。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开枪射击。
开枪可以,能不能别把人打死?不少人有这样的想法。对此,已有不少枪械专家表示,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操作中很难实现。警察开枪射击,特别是手枪,受开枪距离、现场环境、人员情绪等诸多因素影响,其精准度较难把握。同时枪支的杀伤力大,并非只是打中我们平常所说的脑袋和心脏才会致命。尽管如此,警察开枪目的和原则还是必须以制止暴力犯罪为目的,避免出现更重的后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整个处置过程,警察表现如何?庆安火车站派出所所长黄登录谈了他的看法:李乐斌在整个处置过程中都是规范和理性的。结合监控视频,黄登录一一向记者介绍,先是口头交流;见徐不听劝阻,将其手反制,让旅客通行进站,因为马上要检票了;第一次厮打中,看到徐有掏抽动作,便掏枪警戒;发现徐没掏出凶器,立即把枪放回;拿着防暴棍出来,起初只是左右隔挡;防暴棍被抢后,掏枪时后退一步。西北政法大学刑法学专家杨宗科认为,从处置一般的扰乱公共秩序案件升级为袭击警察的严重暴力犯罪,李乐斌积极作为,有效制止了暴力犯罪违法行为,其使用枪支符合人民警察法、枪支管理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法定条件。
在黄登录看来,李乐斌训练有素。黄登录反驳“一个警察,怎么打不过一个醉汉”时说:“警察是以阻止暴力犯罪行为、制服暴力犯罪嫌疑人为目的,同时还要顾忌群众的安全,而狂躁的暴力犯罪分子是什么都不顾、拼着命。”谈到李乐斌为何没有帮手时,黄登录解释,和李乐斌一个作战单元的另一值班民警负责站台安全,从李乐斌拿出防暴棍到枪响,也就一分多钟时间,太快了。记者查看监控视频,这个时间段的确只有1分20秒。
哈尔滨铁路运输检察院,2012年已经从铁路企业分离出来,移交给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实行属地管理。在这次枪击事件的调查中,属于独立第三方。据孙成毅介绍,在庆安事件的调查中,检察机关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独立开展全面调查、核实工作。相继调取了事发现场监控录像、目击者证言,当事人陈述,警棍、枪支等物证,照片、警官证、持枪证、枪支使用交接记录等书证,伤亡鉴定和枪支弹道鉴定等100余份相关证据材料,并进行了认真审查,得出了民警使用枪支依规合法的调查结论。
(二)徐纯合为啥堵门赶旅客?
●安检员:现在我也没搞明白他为什么要堵安检门
●徐母:没有原因,就是喝点酒,精神上有时不好
徐纯合为什么要堵门?这是看完警方公布的监控视频后,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也是记者的一个疑惑。
记者找到了事发当日火车站第一个与徐纯合接触的人——车站安检员齐贵民。“大约12点,看见有人把一辆手推车堵在安检门中”“搁车的时候没看着,等我发现了去过问,有人骂我‘不关你事,滚犊子’。”齐贵民回忆,此前他并没有注意到徐纯合一家五口,到现在也没搞清徐纯合为什么堵门赶旅客。这个男子“脸通红”“胡搅蛮缠”“还有酒味儿”,齐贵民和另一位安检员齐洪波拿他没办法,齐贵民就去报警了。
徐纯合是不是喝酒了?根据监督视频指引,记者找到了徐纯合一家人就餐的站南的一个小饭馆。老板娘确认,徐纯合一家五口11点左右来吃过饭。当问及如何确认是徐纯合一家时,老板娘语调很高:“老太太带着3个孩子在街上要饭,早就认识。”老板娘介绍,徐纯合一家点了一份麻辣鳕鱼、一屉蒸饺,“他(徐纯合)喝了一杯白酒,有二两五,50度的,还喝了半瓶啤酒。”
从监控视频看,徐纯合在车站买完票走出画面时,行走较为正常,当他返回再次进入监控画面时,走路明显晃悠。庆安县丰收乡丰满村支部书记王淑华介绍,在村里,徐纯合喝酒后也这样,走路“东绊一下,西绊一下”。当问及徐纯合有没有酒后闹事过,王淑华说:“他喝酒后,村里都没人搭理他。”
徐纯合是不是酒后无端滋事,其母权玉顺最为了解。当记者赶到庆安中医院试图采访她时,被病房门前一女子(权玉顺的女儿)拦住,声称“进去一个人,拿多少钱来!”警方调查组介绍,此前权玉顺做过3次笔录,都提到“我儿子徐纯合喝了一杯白酒、半瓶啤酒,因啤酒不好喝,出饭店后,在饭店门口把啤酒瓶子摔碎了。”在问答“你儿子为什么拦着不让旅客进候车室”时,权玉顺的回答是“没有原因,就是喝点酒,精神上有时不好。”在其他媒体采访的视频中,权玉顺也说:“他身体还行,就是精神上有时不好。”
警方调查组出示的尸检报告显示:死者徐纯合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28mg/100ml。
徐纯合堵门之前有没有与其他人发生过冲突?记者仔细查看了当天的监控视频,也采访了事发当天的多位车站工作人员和旅客,堵门前没有发现徐纯合与任何人争执,没有受到外界刺激,现场交流也仅限于与家人,更没有看到任何人对他进行阻拦。
(三)徐家是不是上访户?
●亲友:他们没有上访,是要饭
●调查组:买票,六进五出候车室,没有发现受到任何阻拦
庆安事件发生后,“截访”说传播很广。徐纯合当天出行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受到阻拦?徐家是不是上访户?围绕这些问题,记者也进行了调查。
哈尔滨铁路警方调查组提供了徐纯合与权玉顺的两张车票复印件,票面显示为:庆安至金州的K930次列车,发车时间5月2日16时14分。徐纯合的堂弟徐纯静曾向记者表示,徐纯合的目的肯定不是去上访。“去上访也不可能去大连,因为黑龙江的事辽宁管不着。”徐纯静说。
记者查看警方调查组提供的监控视频,在徐纯合堵住安检口前除家人之外没有任何人与他谈话或接触。徐挡住安检口是在12时左右,离发车时间还有4个多小时,更不存在不让上车的问题。视频还显示:当天徐纯合一家六进五出候车室,来去自如,没有发现受到任何阻拦。“很顺利地买票,自由出入候车室,不知拦截之说从何来?”警方调查组成员反问。
会不会有人打电话不让徐纯合走?警方调取了徐纯合当天的手机通话记录,警方调查结果是当天只有一次有效通话,是与他的老乡钱立民。钱立民说,“徐纯合在电话里就问我回村了没,唠唠治肾的药和花生米买回去没有之类的闲嗑,也没多长时间。”
徐家是不是上访户?徐纯静、王淑华和村会计邓利民都给予了明确的回答:他们是要饭,不是上访。王淑华和邓利民今年都有到北京接徐家五口回庆安的经历,最近的一次是4月18日接到徐纯合的电话“找不到妈了”,邓利民和另一村民跑到北京找了两三天才找到老人和孩子,并把一家人接了回来。路上,徐纯合还告诉过邓利民“北京也不好要钱了,不去了。”
丰收乡丰满村有村民反映,徐纯合好吃懒做,老人和小孩乞讨是他的赚钱工具,有钱就买酒喝,喝多了还打孩子。“村里给他买柴火,还得帮他劈好。”王淑华算了一笔账:他家里一垧地流转出去后,一年有6000多元收入;粮食直补每年1200元;5个低保每人每年2700元,徐纯合妻子享受城市低保每年5500元;徐纯合母亲还有两笔高龄补贴约每年1000多元。考虑到老人和孩子生活困难,村里还给了徐纯合一家大量的救助,按理说,这些救助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王淑华想来想去,感觉唯一能与上访沾点边的事,就是今年春节,徐纯合一家在北京乞讨时,北京东城公安分局民警发现,看到老人小孩子在天寒地冻中可怜,献爱心把他们接到派出所,随后送往民政部。北京一媒体还以《今晚祖孙四人吃上了热饺子》为题进行了报道。此前,大连一家媒体刊文《八旬老妪携仨孙儿来连乞讨,供养老家酗酒成性的懒儿子》,说的也是徐家乞讨之事。尽管不是上访,村里把他们接回来后,还是在积极协调把3个孩子送福利院的事。
丰满村干部和村民想不明白,徐纯合要饭的事,怎么就扯上信访了?还截访?
(四)监控视频有没有作假?
●现场学生:视频与现场情形一样、事实相符
●司法鉴定:送检的原始视频,没发现剪辑处理痕迹
5月14日,哈尔滨铁路警方通过媒体公布监控视频后,质疑视频作假的声音此起彼伏,主要“证据”是,两组镜头中,民警臂章位置不一样,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徐纯合抛摔孩子的画面是经过特别技术处理的,比正常的画面走得快。于是,一些人从对画面真实的存疑,就推断事件的真相存疑。
哈尔滨铁路警方告诉记者,媒体公布的视频是由调查组提供的,“画面是真实的”。警察的臂章是在左臂上,那为什么有画面警察臂章会出现在右臂上呢?绥化车务段技术科微机室刘宇峰解释,这是“镜像”原因。在庆安火车站监控视频记录机上,刘宇峰向记者演示“镜像”现象:在正常的监控画面上,点击右键,出现“镜像”选框,选中,储存,画面立即左右颠倒。为了更直观,我们请一位警察站在监控画面下,让其举左手不动,调整为“镜像”模式后,画面显示,警察举起的是右手。为了进一步证实警方公布的视频没有改动过,刘宇峰选取了一段非监控视频画面,调整“镜像”后,画面上的日期反了过来,而监控时的画面,不管是否选择“镜像”,日期都是正常的。
当天庆安火车站5个正常工作的监控镜头,其中有一个设置为“镜像”模式。记者电话采访安装调试这批监控视频的技术人员于家瑞得知,当时他们安装调试时,只看到画面清晰,能刻录就行了,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记者还请多人模拟徐纯合抱抛扔小孩的动作,然后估计整个动作需要的时间,得到的答案基本为三四秒钟。记者查看监控视频时间显示,徐纯合抱抛扔小孩的动作时长约为3秒。
“看到大家热议警方公布视频造假,我们很着急,不能让更多的人误以为是真的。”现场目击者有3位学生主动找到记者。他们表示,虽然不知道怎么从技术层面去驳斥造假说,但他们看到公布的视频与现场的情形一样、事实相符。其中一位同学说到为什么要站出来作证:“不知道现场情况,就瞎说,让人感到气愤!”
可以让这几位学生放心的是,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结果已经出来了:送检的原始视频未发现剪辑处理痕迹,原始视频中的“镜像”反转视频,是摄像机的不当设置造成的;送检的媒体剪辑视频与原始视频中对应部分内容一致,检验未见抽帧和时序颠倒处理痕迹;送检的媒体剪辑视频中的放大画面内容来源于原始视频,且内容一致。
庆安火车站事件”真相调查
新华社记者 邹伟徐硙
备受关注的“庆安火车站事件”又有最新进展——近日,检方调查组公布调查结果:在调查、核实大量客观证据的基础上,检察机关认定,民警李乐斌是依法执行公务,在处置此事件中使用枪支依规合法。这一结论,与此前警方公布的调查结果相一致。
5月2日,黑龙江绥化市庆安火车站发生铁路警察开枪事件。根据公安部指示,铁路公安局迅速组成工作组赴庆安指导处置,哈尔滨铁路公安局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带使用枪支规范》成立调查组,及时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调查,形成了民警使用枪支依规合法的调查结论。
5月14日,警方公布调查结果和监控视频后,舆情发生逆转,大多数民众认同调查结果、支持民警开枪,但依然有少数网民相信境外敌对势力“枪杀访民”的谣言,提出视频是否作假、认定民警开枪依规合法的依据何在、徐纯合堵门是否因为“截访”、20万元是否为“封口费”等质疑。对此,记者再赴黑龙江庆安,进行实地采访。
司法鉴定:未发现监控视频作假
5月14日,哈尔滨铁路警方通过媒体公布监控视频后,质疑视频作假的声音此起彼伏。质疑者的主要“证据”是,两组镜头中,民警臂章位置不一样,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徐纯合抛摔孩子的画面经过“抽帧”的特别技术处理,比正常的画面走得快。于是,一些人就此推断,事件的真相存疑。
哈尔滨铁路警方告诉记者,媒体公布的视频是由调查组提供的,画面是真实的。那么,为什么警察的臂章佩带在左边,有的画面中却会出现在右边呢?
绥化车务段技术科微机室技术监督员刘宇峰解释,这是出于“镜像”设置的原因。在庆安火车站监控视频记录机上,刘宇峰向记者演示“镜像”现象:在正常的监控画面上,点击右键,出现“镜像”选框,选中,储存,画面立即左右颠倒。
为了进一步证实警方公布的视频没有改动过,刘宇峰选取了一段非监控视频画面,调整为“镜像”后,画面上的日期反了过来,而监控时的画面,不管是否选择“镜像”,日期都是正常的。
当日庆安火车站5个正常工作的监控镜头,其中有一个设置为“镜像”模式。记者电话采访安装调试这批监控视频的技术人员得知,当时他们安装调试时,看到画面清晰就认为行了,没有注意到“镜像”这个细节。
“看到网上一些人说警方公布的视频造假,我们很着急,不能让更多人误以为是真的。”现场目击者中有多名学生,其中一名学生向记者表示。他们说,虽然不知道怎么从技术层面去驳斥造假说,但媒体公布的视频与他们所见的现场情形一样、事实相符。另一名学生还表示要出来作证:“网上的那些人不知道现场情况,就瞎说,让人感到气愤!”
目前,司法鉴定机关的司法鉴定结果已经得出。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员高磊介绍:送检的原始视频未发现剪辑处理痕迹,原始视频中的“镜像”(左右反转)视频,是摄像机的不当设置造成的;送检的媒体剪辑视频与原始视频中对应部分内容一致,检验未见抽帧和时序颠倒处理痕迹;送检的媒体剪辑视频中的放大画面内容来源于原始视频,且内容一致。
专家释法:民警使用枪支依规合法
事件发生后,检察机关第一时间介入调查。负责调查此事件的哈尔滨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长孙成毅告诉记者:“5月2日下午2点41分,我们接到公安机关关于庆安火车站发生枪击事件的通知后,检察机关高度重视,迅速反应,立即派员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迅速调查了解事件经过。”
记者了解到,哈尔滨铁路运输检察院2012年已从铁路企业分离出来,移交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实行属地管理。在这次枪击事件的调查中,属于独立的第三方。
“在这起事件调查中,检察机关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独立开展全面调查、核实工作。”孙成毅介绍,“我们相继调取了事发现场监控录像,目击者证言,当事人陈述,警棍、枪支等物证照片、警官证、持枪证、枪支使用交接记录等书证,伤亡鉴定和枪支弹道鉴定等100余份相关证据材料,并进行了认真审查。”
“在调查、核实大量客观证据的基础上,检察机关认定,民警李乐斌是依法执行公务,在处置此事件中使用枪支依规合法。”孙成毅说。
对于这一结论,记者采访了多位看过视频的专家。专家均对这一结论予以认可。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杨宗科指出,关于民警开枪合法性的问题,直接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带使用枪支规范》。应当站在法治角度,从四个层面分析当事民警的执法行为。
“一是佩带和使用枪支的主体资格和场所是否合乎法律规定。”杨宗科说,从已有证据看,当事民警是具有正式执法资格的警察,拥有持枪证,并且在车站值勤,保护公共场所的安全,依法履行职责。
“二是民警使用枪支的目的是否合法。从视频看,从口头警告、使用警械,再到开枪射击,目的都是为了有效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属于积极作为。”杨宗科说,“一开始,死者阻拦其他乘客进站,这是一般性治安违法行为。后来,死者行为升级,砸水瓶、殴打警察、抢夺防暴棍、摔孩子,已经涉嫌触犯刑事法律。执法遭到抗拒后,民警跑回值班室拿出警械,在制止无果的情况下开枪射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三是当时可不可以停止使用枪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一)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二)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但是,从视频看,这两种情形都没有出现。死者不仅没有放弃暴力,反而不断升级。如果不开枪,可能会对公共安全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四是根据法律规定,民警使用枪支后造成犯罪行为人伤亡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防止证据灭失,并立即向所属配枪部门主动报告。从当事民警后续的程序性行为来看,都符合规定。”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磊表示,一个公民如何应对警察正当执法,这一问题应当引发更多思考。“警察的身份代表着国家法律,警察在正当执法中使用的暴力是合法的暴力,代表着国家法律的强制力。警察应当有起码的尊严,因为他不是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公民对此应当服从和配合。在本事件中,死者不但不服从,反而抗拒执法甚至反过来对执法者使用暴力,涉嫌暴力袭警,是一个很坏的例子。警察为了保护公共安全果断开枪,是依规合法的正当履职行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开枪,就可能涉嫌渎职。”
徐纯合为何突然堵门?
徐纯合为什么要突然堵住安检门?这是冲突的起点和事件的导火索,也是许多人的疑惑之处。
监控视频显示,当日11时49分,徐纯合进入候车室并走到座位上坐下。56分,徐纯合起身跟随母亲权玉顺走向洗手间,手推车就放在洗手间门口。徐纯合从卫生间出来后,将手推车推到候车室安检门处,站在一旁等待。两分钟后,徐纯合的大女儿从洗手间出来,来到安检门前,又将手推车推回洗手间门口,交给在门口等待的权玉顺。权玉顺推着手推车来到安检门,徐纯合从身后拉住母亲,用手推车堵住安检通道,不让其他旅客通行。随后,徐纯合将旅客们从安检通道赶出候车室门外,关上大门并阻止旅客进站。
记者找到了最先与徐纯合近距离接触的火车站工作人员、安检员齐贵民。齐贵民说:“大约12点左右,我看见有人把一辆手推车堵在了安检门前面。搁车的时候没看着,等我发现了去问,堵门的这个男的骂我‘不关你事,XXX滚犊子’。”
“这个男子穿得挺脏,胡子应该好多天没刮了,酒味儿挺大,看样子喝了不少酒。我感觉他是胡搅蛮缠。”齐贵民回忆,此前他并没有注意到徐纯合一家五口,到现在也没搞清徐纯合为什么堵门不让旅客进来。当时,齐贵民和另一位安检员齐洪波拿徐纯合没办法,眼看有趟列车马上开始检票,就赶紧去报了警。
徐纯合是不是喝了酒?记者调查得知,当日9时50分许,徐纯合带着母亲和三个孩子从广场进入候车厅,徐纯合直接到售票口排队买票。买到票后,一家五口前往站前的一家小饭店用餐。
该饭店的老板娘向记者确认,徐纯合一家人当日上午来吃过饭,点了一份麻辣鳕鱼、一屉蒸饺,“他(徐纯合)喝了一杯白酒,有二两五,50度的,还喝了半瓶啤酒。最后是老太太结的账。”
警方调查组出示的尸检报告显示:死者徐纯合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28mg/100ml。这一结果已超过80mg/100ml的醉酒标准。
从监控视频看,徐纯合在车站买完票走出画面时,走路较为正常;当他返回再次进入监控画面时,走路明显有些蹒跚。
庆安县丰收乡丰满村支部书记王淑华介绍,平时在村里,徐纯合喝酒后也这样,走路“东绊一下,西绊一下”。当问及徐纯合有没有酒后闹过事,王淑华说:“他喝酒后,村里都没人愿意搭理他。”
徐纯合堵门之前有没有与其他人发生过冲突?记者仔细查看了当日的监控视频,也采访了事发当天的多位车站工作人员和旅客,均没有发现徐纯合在堵门前与任何人发生争执或受到外界刺激,现场交流也仅限于与家人之间,更没有看到任何人对他进行阻拦。
记者调查发现,徐纯合在当日9时59分用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这也是当日事发前徐纯合与外界的唯一一次通话。这个电话是不是与徐纯合突然堵门有关?记者通过警方调取了当日徐纯合的通话记录,并找到通话人、庆安县丰收乡丰满村张先生屯的钱立民。
钱立民回忆:当时在电话里,徐纯合就问他忙啥呢,唠唠治肾的药和花生米买回去没之类的闲嗑,也没多长时间。没说要出门的事,语气也没有不高兴。
记者希望能通过其母权玉顺寻找答案。当记者赶到庆安中医院试图采访她时,在病房门前被一名中年女子拦住,她声称:“进去一个人,拿多少钱?”后经证实,这名中年女子是权玉顺的女儿,也就是徐纯合同母异父的姐姐。
警方调查组介绍,此前权玉顺做过3次笔录,都提到:“我儿子徐纯合喝了一杯白酒、半瓶啤酒,啤酒不好喝,出饭店后,在饭店门口把啤酒瓶子摔碎了。”问及“你儿子为什么拦着不让旅客进候车室”时,权玉顺回答:“没有原因,就是喝点酒,再加上情绪不好。”
此前,权玉顺还表示:“(徐纯合)不喝酒浑身就哆嗦,我说你喝吧,你喝死拉倒。我就这么说的。平时吧,(徐纯合)不来病啥事也没有,一来病就谁都骂。”
干部村民:徐纯合不是“访民”
事件发生后,有网民称,徐纯合一家是多年上访户,当日出门是为了去上访,遭到政府工作人员截访。对这一问题,记者进行了多方核实。
警方调查组向记者提供了徐纯合与权玉顺的两张车票复印件,票面显示为:庆安至金州的K930次列车,发车时间5月2日16时14分。
“徐纯合的目的肯定不是去上访。”徐纯合的堂弟徐纯静向记者透露,“去上访也不可能去大连,因为黑龙江的事辽宁管不着。”
据警方调查组介绍,权玉顺在做笔录时表示,“我们去金州徐纯合叔伯弟弟徐纯静家串门,主要是看徐纯静的母亲。”
一位警方调查组成员表示,徐纯合挡住安检口是在12时左右,离发车时间还有4个多小时,不存在不让上车的问题。监控视频还显示:当天徐纯合一家多次进出候车室,来去自如,没有发现受到任何阻拦。“很顺利地买票,自由出入候车室,不知拦截之说从何而来?”
徐纯合一家是不是上访户呢?徐纯合所在的丰满村村支书王淑华对此予以否认。她说:“他们家不是上访户,但是徐纯合的母亲权玉顺经常领着三个孩子去外地讨要,被当地政府清理时,他们就称是上访的。”
村会计邓利民也向记者表示,徐纯合一家确实不是上访户,而是乞讨者。从2011年开始,权玉顺就领着三个孩子到各地乞讨。
据村干部介绍,2015年春节,权玉顺领着三个孙儿在北京乞讨时,被北京东城公安分局民警发现,看到老人和小孩在天寒地冻中十分可怜,便把他们接到派出所,随后送往民政部,北京一家媒体还以《今晚祖孙四人吃上了热饺子》为题进行了报道。2014年5月8日,《大连晚报》刊文《八旬老妪携仨孙儿来连乞讨 供养老家酗酒成性的懒儿子》,对徐纯合母亲及孩子乞讨一事也进行了报道。
邓利民告诉记者,徐纯合一家的年收入其实并不低:一家六口人都有低保,妻子是铁力市城镇户口,享受的低保更高,全家的低保收入一年接近20000元;他家的地转出去后,一年有6000元收入;此外,权玉顺还有高龄补贴和养老保险,加在一块有2000多元。“这样算下来,他们家一年的收入大约有两三万元,村里还给了大量救助,按理说,他们家维持基本生活不成问题。”
那么,徐纯合为什么一直让母亲领着三个孩子乞讨?村里的干部和村民给出的原因几乎一致:徐纯合太懒,啥活儿也不干,而且好喝酒,没钱了就去找要饭的母亲拿。
“徐纯合之前很长时间不在村里,住在铁力市,媳妇是在那边找的,三个孩子也是在那边生的。2011年6月,他们一家六口人被铁力救助站送回村里,村里给他租房住了一年多。”王淑华介绍,在村里住的这段时间,徐纯合的母亲和三个孩子去县城乞讨。
“去县城都是打车去的。大车不愿意拉,一个老太太领着三个孩子,只给一个人的票钱,又邋遢;出租车也不愿意拉,嫌他们埋汰。”王淑华说,进县城打车一般只要40元,徐纯合找了一辆专车,给人家80元、100元才给拉。后来,因为去县城乞讨实在不方便,徐纯合一家就搬到县城去了,在县城租房的钱也是村里出的。
邓利民对徐纯合的“懒”印象深刻。“徐纯合一家人从来不洗脸,他的外号就叫‘大没脸’,他妈要来的钱都被他挥霍了,还请人吃饭。他跟隔壁屯子的亲戚钱立民关系不错,经常在一起喝酒。”
邓利民说:“徐纯合在村里租房期间,村里怕孩子冷,给他家搭了炕,修了火墙,还给他买了柴火,但他连柴火也不捆,花钱雇人帮他捆。冬天下雪没办法,他就去扒别人家的柴火烧,扒一次被人家投诉一次。”
“后来,他家的炕被患有精神疾病的媳妇给弄坏了,村里给了一些角铁让他自己修,他把角铁都卖了换酒喝。我们去看过之后,村里掏钱给他家买了块电热板,结果他直接把电热板堵在炕的窟窿上,把电热板也用坏了,村里后来又给他买了新的。”邓利民说,“2013年春节,他家欠了7000多元电费,电站给他家断了电,我去他家一看,老太太和孩子冻得够呛。主要是瞅他家老太太和孩子可怜,村里才给他交了电费,把电接上。”
丰收乡民政助理董春雨也和徐纯合打过交道。“他上我们这儿来办过几回事,不管是早上来还是中午来,都带着酒气。有几次是说银行卡丢了、密码忘了,还有一次是说他母亲有病住院,要办农村医疗救助。”
“我们帮他争取了2000元,后来听说钱被徐纯合拿走了,把他姐姐气得直哭,最后老太太治病的钱好像是他姐姐出的。”董春雨说。看到徐纯合一个大男人啥活儿也不干,他曾经帮徐纯合介绍了一个在澡堂刷池子的工作,“但徐纯合干了两三天就不干了,说干不了。”
村干部:20万元并非“封口费”
有媒体报道称,有关方面与徐纯合的亲属达成和解,并发放了一笔数额为20万元的“封口费”。既然民警开枪依规合法,何来“封口费”一说?
村支书王淑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村委会出面帮助徐纯合的亲属处理善后时,村委会看到徐纯合已经死亡,一个老母亲带着3个孩子,家里还有一个患病的媳妇,今后生活会很困难。“但是村里没有这个财力提供帮助。于是,我们就向铁路公安和铁路部门提出,能不能援助徐家一笔钱,就算是献爱心的捐助。”
王淑华说,20万这个数字是村委会提出的,在场家属也没有提出异议。“钱给了老太太。当时是老太太的侄子、外孙和村会计邓利民一起到工商银行存的,目前存折在老太太的手里。老太太说了,保证把钱留给孩子用。”
邓利民说,5月5日,他和徐纯合的堂哥及外甥去了工商银行,以权玉顺的名义新开了一张银行卡,将20万元现金存到了卡上。
哈尔滨铁路局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证实了上述说法,表示确实拿出了20万元的救助款。
“对于这笔钱,社会上有些人说成是‘封口费’,这是我们事前没想到的,本来是一个善举,结果却被网上炒成了这个样子。”王淑华对此表示遗憾。
目前,权玉顺已经从庆安转到哈尔滨接受进一步治疗。徐纯合的三个孩子在当地政府协调下安置到福利院,妻子也被送到精神病院接受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