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可新回应轻吻冰面:不是告别,是感谢祖国!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2-14 12:16

13日晚,由范可新、张雨婷、曲春雨、张楚桐与韩雨桐组成的中国队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3000米的比赛中摘得铜牌,时隔12年再次在该项目上登上领奖台。

29岁的老将范可新功不可没,最后一次交接的力挽狂澜更是叫人血脉偾张。

赛后,她独自一人回到场地中央,深情轻吻冰面。在这片热爱的赛场,她为自己的梦想、为中国短道速滑队一直“燃烧”着。

从索契冬奥会至今,范可新已经经历了三届冬奥会,有记者问,如此举动是“告别”的信号吗?

她的回答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是一个开始,我刚29,我还有能力,我还喜欢这个项目。我亲吻冰场的原因是感谢祖国的强大,能举办冬奥会,让我们能在国人面前展现自己。

范可新还说,只要国家需要,国家队需要,短道速滑还需要,“我永远都会站在这冰面上”。

作为“三朝元老”,范可新在中国短道速滑女队“青黄不接”时站了出来,带领团队砥砺前行。

虽然重回巅峰的任务依然艰巨,但范可新这些年所展现出的表率作用,无疑会对新一代运动员产生重要的影响。

她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可以接棒,“我已经参加三届奥运会了,曲春雨、韩雨桐参加两届,张雨婷和张楚桐是首届,对于还有没参加的年轻运动员们,我希望这是一种传承。我希望祖国能培养更多的运动员接上这棒接力棒,因为我们是要冲金牌的。

范可新在学校参加教学活动

从6平米铁皮房走出来的冠军

有人说,为了冲击冬奥金牌,范可新足足坚持了12年,最终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接力比赛中如愿以偿。

但事实上,艰苦奋斗的日子何止12年。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范可新1993年出生于勃利县,刚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因为做生意赔了钱,不得不去七台河投奔亲戚,只有哥哥留在老家上学。

父亲范士忠告诉记者,当时三口人身上只有300元钱,花130元租了一间6平方米的铁皮房,靠修鞋为生,吃、住、工作都在这里。

范可新父母

一次偶然的机会,范可新被短道速滑教练马庆忠招入队中训练。从那时起,懂事的范可新便紧紧抓住了这个命运的“转折点”,训练总是比别人起早一点,多练一点,日复一日绝不放弃。

范可新童年照片 图自《黑龙江日报

“不用我招呼起床,特别自觉。有的孩子到了5点就走了,甚至提前下冰,可新却说,妈妈我再多滑几圈,3圈5圈10圈的......就想多练会儿。”范可新的妈妈聂桂玲回忆道。

值得注意的是,范可新在2008年一度被教练看好出成绩,但严重的青春期缺铁性贫血,让她不得不放缓前进的脚步。

不过,面对众人的“劝退”,她选择坚持,在配合药物治疗并进行食补后重回冰场,并在2010年正式进入国家队。

截至目前,主攻短距离的范可新累计夺得五次世锦赛女子500米冠军,在冬奥会上则是收获1金1银(索契1000米)1铜。

范可新获得的奖牌塞满了柜子

事实上,从王濛手中接过女队大旗之后,范可新也遇到过瓶颈,连续在索契、平昌冬奥会的500米主项上无缘决赛。

但一次次失利并没有让她打退堂鼓,反而是在调整、总结后,对比赛有了全新的认识。

她在2018年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战胜的对手其实就是自己,“只要把自己战胜了,任何人都不怕了。如果所有都(做到)完美,那就不可能出现失误,所以还是要努力。”

北京冬奥会,范可新拼尽全力,将四年备战中的能量全部释放在了冰场上,与队友收获一金一铜。这一次,她成了中国队最稳健、最可靠的一环。

范可新圆梦金牌

“我的第三届冬奥会之旅结束了,回溯记忆,我清晰地记得滑过索契冬奥会,熬过平昌冬奥会的经历,我一直在反复自问自答,今天我终于得到了答案。一金一铜,我很满意自己的表现。”范可新如是总结道。

周洋也在第一时间发来祝贺,“努力总会有收获,真开心你没有放弃,终于战胜了曾经就差一步的那个自己,为你骄傲!”

冬奥之旅告一段落,但就像范可新自己说的,新的周期也开始了。无论未来会在中国短道速滑中担任什么角色,参加什么比赛,她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将继续延续。

“我会一直滑下去,直到我划不动的那天,”范可新赛后接受采访时说道,“因为我热爱这个团队,热爱这个集体,我喜欢在短道速滑跟队友们一起奋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邓睿侃
北京冬奥会 范可新 中国短道速滑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外交部回应布林肯:中方从来没有兴趣,不要疑神疑鬼

护栏被冲破!美国校园两派“开打”

加沙孩子感谢美国“挺巴”大学生:请继续支持我们!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西方媒体,看清你们了!”拜登“走后门”也没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