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盘点2014年十个中国品牌的“大事记”

来源:观察者网

2014-12-30 16:35

2014年,虽然欧美的光伏双反随时都拨动着中国企业敏感的神经,但中国品牌仍然在巩固国内市场与向外开拓的道路上“双管齐下”。小米再也不“小”,4年估值增长180倍的宇宙级扩张速度已让其成为庞然大物。

2014年,经由南车、北车这两条“轨道”,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正在加速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马其顿、阿根廷……“高大上”的中国装备正享誉全球。

2014年,来自中国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以巨人的身份,在纽交所睥睨众生。阿里巴巴创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募股,不仅使得公司自身的市值超过亚马逊和Ebay总和,连掌门人马云也水涨船高,把李嘉诚从亚洲首富的宝座上拉了下来。

……

属于台前的,有舆论的欢呼与掌声;但有许多在幕后默默耕耘着中国品牌的企业,他们依旧埋头苦干,只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15年,中国品牌款款而来。

1、阿里巴巴和马云:我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如果地上有100块钱,马云会去捡吗?大概不会,因为他捡钱的工夫已经赚了10000块钱。最新数据显示,随着阿里巴巴集团的上市,马云成了今年全世界赚钱最多的人,比“股神”巴菲特赚的都多。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成功上市,共筹集了250亿美元资金,创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募股(IPO)。阿里巴巴自上市以来,股价上涨已超50%,马云身家一路水涨船高。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榜最新排名,马云已超越香港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跻身亚洲首富。其个人财富大涨1.7倍至292亿美元,一年之间净赚185亿美元(合一天赚5068.5万美元,一分钟赚3.52万美元或21.8万人民币)。

阿里巴巴上市后2590亿美元市值超过亚马逊和EBay的总和,与标普500指数成份股比较,只次于其中八家公司。多家美国大型零售商甚至哀叹,除非美国国会立法填补网络零售商的税收漏洞,否则阿里巴巴集团可能“屠杀”当地企业

可这位新科亚洲首富的头脑依旧清晰。他既相信自己的判断,称“如果企业家听经济学家对于市场的判断,那就麻烦大了”,也认为自己如今的成绩并非一人所铸,而是千千万万阿里巴巴参与者的努力以及中国强大的经济发展共同成就的结果:“我们确实努力了,但努力不可能让我们变成这么规模的。没有这个国家强大的经济的发展,没有三十年以前改革开放的这种政策,这一切都难以想象。这不是套话,我自己觉得我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

阿里巴巴和亚洲首富马云的2014

2、中国大飞机

2014年年末,中国大飞机捷报频传。一边,由上海浦东商飞公司总装的大型客机C919的国产化进程再进一步;另一边,试飞了6年的中国首款喷气客机ARJ21-700也终于在12月30日领到准飞证,离最终交付运营仅“一步之遥”。

上海浦东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在2014年9月19日迎来了一个“大日子”,中国自行研制的大客机C919在这里开始进行结构总装。商飞公司特意选择了9月19日9时19分开始总装,以暗合C919的名字。按计划,C919飞机将于明年在浦东国际机场新建的5号跑道首次飞上蓝天。据悉,目前C919的机载系统研制工作仍在进行中,其国产发动机研制工作也在继续进行中。而外媒则表示,中国C919客机未来可能成为国际市场上波音和空客的竞争对手。据记者了解,国内共有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项目,还有宝钢等16家材料供应商和54家标准件潜在供应商,以及GE、Honywell、CFM等16家国际供应商,他们与国内企业组建了航电、飞控等机载系统的16家合资企业。

C919总装厂房

12月30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北京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颁发了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证。这标志着我国首款喷气支线客机通过了中国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审定,飞机设计满足保证安全的基本要求,获得了参与民用航空运输活动的“入场券”。当天,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还乘坐ARJ21-700飞机从上海飞到北京。

ARJ21-700(翔凤)是目前我国最大、最新、最先进的一款取得适航证的飞机,其取得型号合格证意味着我国首架喷气支线客机向着交付运营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从2002年立项研制到2008年实现首飞;从2008年试飞验证到2014年取得型号合格证,具备航线运营资质……ARJ21-700花了12年时间。

ARJ21-700飞机是一款中、短航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由中国自行研制,型号包括基本型、货运型和公务机型等。作为基本型的ARJ21-700飞机混合级布局78座、全经济级布局90座,航程2225-3700公里,主要从中心城市“飞”周边中小城市。

颁证当天,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还乘坐ARJ21-700飞机,从上海飞到北京。李家祥体验后说,ARJ21-700无论是飞行高度、速度,还是舒适性,都不亚于国外同类飞机。

ARJ21-700

3、小米不再“小”

小米俨然已经不再是“小”米了。12月29日下午,小米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在微博上宣布,小米上周完成最新一轮融资,估值450亿美元,总融资额11亿美元。从2010年4月成立至今,4年多的时间,小米已然成为了“庞然大物”。此次小米经过新一轮融资,市值已达阿里巴巴市值的六分之一,成为仅次于阿里、腾讯、百度的互联网公司,成长之迅速不容小觑。

据财新报道,450亿美元创下中国企业私募股权融资估值之最。作为一家成立仅四年已五轮融资的公司,小米的扩张被认为是“宇宙速度”。

4年间,小米的估值增长逾180倍,小米创办人雷军的身家或超过马云,膺“亚洲首富”。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日前公布最新数据显示,现年50岁的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凭藉286亿美元的财富,超过拥有283亿美元的李嘉诚,成为新的亚洲首富。而据观察者网计算,若小米的估值达450亿美元,以雷军持有的77.8%股份计,不计他的其它投资,身家就已高达390亿美元,超过马云的286亿美元。

虽然小米的海外扩张之旅麻烦不断,先是因“信息安全”问题,印度空军警告成员及家属不准用小米;而后又因为专利问题被印度法院暂时禁售,可印度依旧在享受抢购的快感。8月5日,小米3在印度第三轮开卖,备货15000部,仅用2秒钟就宣告售罄。相比这一“佳绩”,前两轮简直太小儿科了。小米印度分公司此次发售活动的合作者Flipkart是印度最大的电商网站之一,刚刚获得了令业界瞠目结舌的十亿美元级别融资。据其数据记录,7月22日小米首轮开卖,用了38分钟50秒宣告售罄;7月29日第二轮,5秒钟宣布告罄。截止10月底,中国小米手机进入印度市场还不到4个月,销量已突破50万台。

拥有了这种成绩,雷军还不满足。据悉,他已经悄悄宣布,小米的最新一款重量级旗舰产品已经蓄势待发。2015年,走着瞧!

小米席卷印度

4、“轮到苹果和三星向华为学习了!”

过去做手机我们向苹果、三星学习,现在该他们向华为学习了,最终目标是超越他们。”以如今华为的实力,华为高级副总裁余承东12月8日的这番话已不再是单纯的口号。

华为终端主要产品为智能手机,自2011年开始发力,现已拥有荣耀、Mate/P、G/C三大系列品牌。据Digitimes Research数据,按出货量计算,华为终端是国内头号智能手机制造商,力压风生水起的小米。今年第三季度,华为出货量达1480万部,小米只能位居第二,出货量为1360万部。

华为终端的明星品牌荣耀今年取得了爆发性增长:从2013年的1亿美元到今年的20亿美元,出货量达2000万部,实现1亿美元利润。

有了这样的业绩,余承东自然底气十足。据华为终端内部渠道获取的一份最新战略规划显示,荣耀这个品牌在2015年的雄心更大:销量目标4000万部,销售额50亿美元。4000万部这个数字已经接近2013年华为全部智能手机出货量的5000万台。

智能手机兴起以来,整个行业只有苹果和三星维持着高利润。荣耀5%的利润并不算高,但从华为商城上看,除了利润比较低的千元及以下机型,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利润较高的2000元甚至3000元档位的手机。

荣耀在6个月时间已就进入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今年9月,华为荣耀6已经在韩国市场开售。进入12月,荣耀手机韩国市场每天销量开始突破1000台,在其它手机品牌很难进入的韩国市场上有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

有分析认为,2015年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三星手机都会受到荣耀手机这种营销创新的挑战。譬如荣耀手机已经在金砖四国,也就是印度、巴西等国家进行深度布局,目前在印度市场上,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已销售10万部手机。

华为高端8核芯片“麒麟”也在今年取得历史性突破,使得中国半导体业现崛起曙光。他们甚至能和专利技术的国际巨头高通掰一掰手腕。华为旗下的芯片品牌海思于6月6日发布了高端处理器“麒麟 Kirin 920”,在业界引起一阵骚动。首次亮相的“麒麟”芯片,不仅满足8核、4G等手机业前沿要求,还是全球首个支持Cat6(一种网络数据传输协议)的手机芯片,支持峰值300Mbps的极速下载,这一技术领先国际巨头高通和联发科一年时间。尽管从整体技术上来看,华为还远远无法与高通相提并论,但“麒麟”芯片依旧可以被视为一个历史性的大突破。

华为,荣耀

5、中国主导4G标准

中国企业正成为4G标准的领跑者和产业的主导者。4月21日在重庆举行的2014年中国TD-LTE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拥有8亿用户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奚国华称,TD-LTE是中国主导的4G标准,预计2014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建设80万个基站,覆盖人口30亿,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李跃也表示,由中国移动发起成立的TD-LTE组织GTI已拥有114家运营商成员和95家厂商合作伙伴,全球已有26个国家开通42张TD-LTE商用网,另有76张商用网络正在计划部署中,覆盖亚洲、欧洲、北美、南美、大洋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4G通信的国际标准。

奚国华在作主题报告时说,4G时代到来,大浪淘沙后,世界剩下的主流标准是以欧盟为主的FDD-LTE和中国为主的TD-LTE。基于设计上的优越性,奚国华对中国主导的这一4G标准走向世界充满信心。

他透露,中国移动这两年积极推动TD-LTE国际化,已初见成效。专门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该标准的组织已有103家运营商、70多个制造商参与。大家对这一标准表现出浓厚兴趣,已有33张商业网络,另有40多张商业网络在计划建设中,同时,使用这一标准的终端产品已有387款。

奚国华表示,TD-LTE意义在于助力国家构建更强产业链。2014年到2016年,预计中国TD-LTE基站建设将超过100万个,网络总投资将超过2300亿元,用户将达到2.56亿。

最后,奚国华提出,政府企业联手,打造中西部4G发展样板。

4G时代 中国主导

6、史无前例 三一重工子公司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获胜

持续两年,历经波折。2014年7月15日,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院裁定,此前奥巴马政府禁止三一重工旗下子公司拉尔斯(Ralls Corp)在美的一宗并购案,侵犯了对方的合法权益,该公司应当被允许质证。三一胜诉美国政府开了一个先例,将允许外国企业正式挑战美国政府基于国家安全作出的禁令

早在2012年9月,拉尔斯控股欲收购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海军军事基地附近的4座风力发电厂项目,但遭奥巴马政府和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CFIUS)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下令阻止。此后该公司便提出诉讼,指控奥巴马政府越权。

中资企业胜诉白宫的法律案件前所未有。此案是第一宗挑战CFIUS的审核流程案例。这宗案件的胜利,意味着美国以存在国家安全风险为由阻碍外资公司收购美国企业或商业项目未来可能存在挑战。类似这种审查案件中,外资企业尤其中资企业收购美国资产屡屡遇阻的情况可能发生改变。

曾在政府贸易相关诉讼领域从业多年的Mayer Brown合伙人Timothy Keeler评论称:“我认为这是个相当大的事情。这是史上首次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面临严重的诉讼,也是美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败诉。”

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

尽管今后南车与北车将以“中国中车”的新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但2014年对于两者而言,都斩获颇丰。虽然过去也曾发生过北车“状告”南车削价竞争阿根廷城铁项目,但曾经的竞争并没有限制中国铁路技术的大发展。兵无常势,水无长形。为业内高度认同的是,这一合并不仅能强力加速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还将有力推动中国高端装备业的产业升级,推进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所以,不妨来分别看看南车与北车在过去一年里都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7、中国中车之南车篇

2014年的开始,中国南车开了一个好头。2月3日,大年初四,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纳斯达克大屏上,一辆中国高铁列车呼啸驶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纳斯达克大屏上,一列中国造CRH380A高铁列车的视频精彩亮相,展示中国高端装备的最新形象。该视频由中国南车制作播出,介绍高铁诞生以来,以其快捷、安全、舒适的特性,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此后,中国南车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轨道列车出口世界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6月8日,印度最大城市、拥有近3000万人口的孟买的首条地铁线路通车。这条线路为1号线,总长11.4公里,共设12站,每日运行次数将为200到250次,总承载量约为110万人次。此地铁线的车辆供应商正是中国南车旗下的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6月24日,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迎来中马双方签署6列动车组购销合同的欢声笑语。此前中国出口到欧洲市场的都是机车和轻轨车辆,此次是中国城际动车组整车产品首次进入欧洲市场,标志着中国的最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赢得了欧洲市场的认可。

10月21日,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在吉隆坡与马来西亚帕萨瑞纳公司举行签约仪式,根据协议,该公司将向马方提供30列应用于安邦线的轻轨列车,其中9列将在马来西亚实现本地化生产。

10月24日,中国列车在非洲的推广又迈出重要一步。来华访问的南非总统祖马见证了南非国有物流公司Transnet和株机合资装配厂及研发中心备忘协议签署仪式。南非正筹建全球最大铁路项目之一,该协议将有助南车在该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10月30日,一个由10家中国企业组成的“高铁促进团”到访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向美方面对面推介中国的高铁产品。据媒体此前报道,中国南车已于10月23日正式递交了加州高铁的投标文件,竞争这一价值680亿美元的项目。150年前,美国曾经以太平洋铁路创造工业社会的标杆,如今《纽约时报》却感叹,高铁“成了中国对美国指手画脚的好理由”。

12月15日,中国南车对外发布,该公司获得新的海外订单,将为阿根廷贝尔格拉诺铁路改造项目提供机车及货车产品,总金额约17亿元人民币。这是南车继去年在阿根廷市场获得两笔大订单后的又一斩获。虽然唾手可得的高铁投标被墨西哥取消,中国南车在需求庞大的拉美市场仍继续高歌猛进。

每次出访都要推销南车产品的李克强自然希望“高大上”的中国装备享誉全球。正如这位中国装备“超级推销员”7月4日在湖南考察南车集团时所说的那样,“你们要备加爱惜自己的声誉。中国装备的生命在于质量,这是我们获得全球认可的根本保证。”


李克强考察中国南车集团

8、中国中车之北车篇

2月12日,中国北车大连机辆公司出口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铁路的11台“高寒机车”全部交付,这也是公司大功率电力机车首次出口中亚。从去年8月起,首批3台机车顺利到达塔什干。目前,11台机车全部投入铁路干线货物运输。中国北车就此表示,继内燃机车持续出口发达国家新西兰、首次登陆南美阿根廷后,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第一次驶出国门。目前耐高寒电力机车的良好运行,也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北半球及南美、南部非洲地区高寒地带的铁路市场。

2月28日,一列最新款的EMU电动车组从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起运,赶赴巴西里约热内卢,确保巴西世界杯举办前投入运营。这批投入运营的列车及配套设备获巴西好评。在巴西世界杯城铁车辆全球招标中,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击败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国际一流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与里约热内卢方面签订了120辆地上电动车组、114辆地铁车辆和60列(240辆)EMU地上电动车组的采购合同。

3月18日,中国北车公告称,近日签订合同共计约14.3亿美元的合同。包括:中标香港沙中线(一期)新车采购项目,合同总金额约8.99亿元人民币;签订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东西线和南北线(一期)轻轨EPC项目车辆及相关服务出口合同,签约金额约5.34亿元人民币;与哈姆斯利铁矿签订总计约3.5亿元人民币的矿石车出口销售合同等。

6月17日,中国“赤道地铁”将首次开进菲律宾。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16日披露,该公司与菲律宾交通部签订了出口合同,为马尼拉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提供轻轨列车,合同金额约为5.4亿元人民币。

10月17日,泰国首都曼谷,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联合BBC联合体与泰国国家铁路公司(SRT,或称泰国国家铁路局)正式签署了115辆米轨铁路客车项目合同,以用于提高泰国铁路长途客运的能力。这是继去年中国南车的戚墅堰公司中标泰国20台交流传动内燃机车项目后中泰铁路合作的又一大项目。据了解,这是泰国国家铁路公司有史以来签署的最大铁路客车采购合同,也是中国不锈钢米轨干线铁路客车的首次出口。据泰国媒体报道,这笔合同总金额约46.69亿泰铢,约合人民币8.88亿。

10月22日下午,美国马萨诸塞州交通局批准,向中国北车采购价值5.67亿美元的284辆(观察者网注:节)地铁车辆,装备波士顿地铁。作为美国精神象征性城市的波士顿,早在中国清朝时(1897年)就开通了美国第一条地铁线,比纽约还要早7年。不过时至今日,波士顿地铁陈旧的设施显然有点不能承受历史之重了,新兴的“中国制造”将要替换的,都是运行了三四十年的老车,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谢幕。

波士顿地铁车站

9、“沃尔沃是中国工厂,欢迎习主席回家!”

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国王菲利普陪同下参观了沃尔沃汽车公司根特工厂。沃尔沃公关经理马克德梅说:“沃尔沃是中国工厂,欢迎习主席回家!

2010年3月,吉利公司宣布从汽车巨头福特手中购买瑞典老牌汽车厂商沃尔沃100%股份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这笔交易在当年8月交割,吉利付出了15亿美元。

根特工厂是沃尔沃在瑞典以外规模最大的汽车总装厂。习近平饶有兴致地观看展品,不时询问生产情况。企业负责人还把一个手工制造的“中国红”汽车模型赠给习近平。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菲利普国王和玛蒂尔德王后一同走进生产车间,参观汽车展示和生产线,受到当地员工的热情欢迎。企业负责人向习近平介绍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情况。习近平和菲利普国王共同为公司出口中国的第30万辆汽车揭幕。

10、中国铁建重工的“掘进机之王”

乘坐列车穿山入洞、乘坐地铁在城市中奔忙,这些巨大隧道的建成,都要归功于巨型“穿山装甲”——隧道掘进机。但长期以来,国内用于岩石地层的隧道掘进机非常依赖进口,这一情况在今年得到了改变。12月27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首台大直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敞开式TBM),在湖南长沙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总装车间顺利下线。本次中国铁建重工生产的大直径敞开TBM的下线,不仅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填补了我国大直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的空白,更是标志我国拥有了TBM的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起步点就位于世界先进水平

在我国,习惯上将用于软土地层的隧道掘进机称为盾构,将用于岩石地层的称为TBM。相对于盾构,TBM因其对设备的可靠性和长寿命要求极高,被称为工程机械的“航空母舰”和“掘进机之王”。同传统的隧道施工工法相比,TBM对推动隧道施工产业进步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一个多世纪以来,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甚至直到今年10月前,国内的TBM还全部依赖进口。中国铁建重工生产的这台敞开TBM开挖直径7.93米,总长180米,总重达1500吨,装机功率超过5000千瓦,集隧道开挖、支护、出渣、通风、排水等功能于一体,掘进精度达到毫米级,能安全、环保、高效地一次完成隧道施工,而国外的TBM最大开挖直径目前也只在8米级。

国产首台敞开式TBM下线现场

责任编辑:朱八八
中国制造 品牌 自主品牌 核心品牌 盘点2014 盘点 南车 南车集团 中国南车 中国北车 北车集团 北车 阿里巴巴 小米 华为 华为集团 华为手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