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独家视频 朝鲜平壤少年宫精彩演出节选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6-10 11:27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余亮从平壤带回了他的"朝鲜视觉印象",他不吝用"最美丽"来称赞平壤少年的演出。第一个视频不是太清晰,看个感受吧。作者说,现场看最有感觉。下文节选自《余亮:那些士兵那些少年--2014近观朝鲜表情之三》:
最美丽的演出
从开城回到平壤,赶上了平生难遇的风景——平壤少年宫演出。此时是下午五点,少先队大队长已经在等我们了。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少年宫(我见过的少年宫不多~),在各个大厅里,朝鲜少年在学习书法、音乐、舞蹈等等。走进大礼堂的时候,演出已经开始。少年们亮丽的歌声充满空气。
我一向不太喜欢歌舞朗诵类节目,从小就烦这些,觉得枯燥。读研期间,遇到学校搞集体大合唱之类活动一概不参加,嫌假(哥可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朝鲜的少年出乎我的意料。富有戏剧性的舞蹈一个接一个,活泼,灵动,富有幽默感。绝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汇报式的矫揉造作演出。一个机灵的小女孩顶着个陶罐跳舞,灵活得像个小泥鳅,忽而陶罐掉下来,她神头鬼脸逗大家笑;一群女孩戴着腰鼓,载歌载舞像一群海鸥,或者是东方欢乐的天鹅。一群少年弹琴敲鼓。伴随的歌声或者报幕的声音,就像他们的舌头上有个小轮子,声音圆润滑溜如黄鹂。十个戴红领巾、穿蓝色校服裙装的女生合唱,神采、手势极富韵律,与悠扬的嗓音融为一体,像春天的小树林。五个少年的合唱那叫一个帅呆了。红领巾、白衬衫,蓝色高腰裤。啦啦啦,蹬蹬腿,晃晃肩,昂首挺胸,一副风流勇士气派。尤其中间那个浓眉大眼脸庞丰满的小伙子,做策马扬鞭状特别潇洒。说起来,策马扬鞭也是他们演出中一个比较常见的标志性动作。上个月金正恩传说中的前女友再次出现在舞台上,我看到她也做了这么一个动作,体现朝鲜人宣扬的千里马精神。这样精气神充沛的演出令人如同喝了天山雪水,心神振奋,一扫国内互联网上那些关于朝鲜的乌烟瘴气。(说到金正恩前女友,国内那些热衷于造谣其拍黄片被枪毙的流氓,正常人都应该意识到,那种猥琐只属于造谣者自己。跟着传播谣言的人也应该脸红。)
我留心看周围观众,有很多集体组织来观看的少先队员。我右边的是低年级小学生,样子乖乖的,规矩小心,比较符合公知们"朝鲜人被洗脑"的想象。在我后面则有一排高年级女生。就见她们几个一直在那神头鬼脸交头接耳,很像我初中时候的女同学。
出来之后,见到我家领导,碰头第一句话就是:"太!棒了!"异口同声。我们都对金导说,应该去中国演出。金导说每年都去北京演出。(好消息,观察者网的粉丝们不用去北京也能看到。我在平壤少年宫买了演出光盘,会在观察者网放出一部分,希望朝鲜朋友不会介意我这样做。)
朝鲜族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但这样的少年,这样的精气神,也就只有在这个国家的这个时刻还能看到。有点像我们国家1980年代的少年(70后,我是夸你们呢。),精神抖擞且质朴乐观。作为小国的孩子,还别有一番灵动。我们的少年,如今都比较"作"了,平时太宝贝,即便学习艺术的孩子,也都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样子,以自我表现为主。不是说朝鲜少年和我们现在的少年相比有什么高下之分,都是历史发展使然,而是说可以互相参考,省乎自己。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国家间的多样性,有了多样性的文化基因,人类才可能更丰富更优秀。(小编严重提醒:以下有怪话,胆子小的快点捂上眼睛!)西方的少年固然有西方的风采,但何必都要像他们呢?比如英美部分少年已经进化到主动感染艾滋病毒以获取人生高潮体验的境界,固然也可能因此改善西方人的基因,但这种探索还是留给西方人吧。即使三八线两边,有不同的发展也是好事。朝鲜孩子不必像南韩的孩子那般从小培养整容意识,也许更能保存朝鲜人自然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