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龙应台的潜台词:“台独”的时间不多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4-17 09:08

王睿

王睿作者

台湾时事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睿】

4月16日上午,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回应了记者询问台湾作家龙应台日前投书《纽约时报》,批评赖清德在岛内“制造恐慌、引发对抗”一事:

“越来越多台湾民众已经认识到‘台独引战’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认识到不能成为赖清德‘台独’冒进的牺牲品,认识到‘台独’是绝路、统一挡不住。正告赖清德当局,任何违背民意、违逆大势的图谋都将遭到唾弃,都注定失败。”

龙应台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台湾的时间不多了(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Taiwan)》。作为著名公知人物,这确实可以看作是一个信号:纵观如今内外情势,与龙应台素来的言论惯性,若不是玩笑话,该文实质上是在提醒:“台独”的时间不多了。

否则,龙应台就不会碍于自己的格局,而看不见台湾来日方长的一面。

和平主张的核心毛病

龙文唯一具体的主张是:“随着特朗普抛弃民主价值和美国的朋友,台湾必须立即展开一场严肃对话,讨论如何在我们可以接受的条件下与中国大陆实现和平,而不是让大国(美国)决定我们的未来。”

恰恰也是这段言论,暴露了最核心的问题:台湾首先是美国的棋子,也是美式全球产业链的中下游代工,从来不是什么美国的朋友或者民主价值同盟。龙应台开篇引述“Ukraine today, Taiwan tomorrow”,恰恰说明哪怕是台湾的出租车司机还比她清醒认识到这一点。

其次,由于资本主义选举民主制与政客操弄的遗习,台湾社会正卷入歇斯底里的大罢免运动。如何可能在此时让嗜血的政客与魔怔的选民立即停工,让数十年来被仇恨撕裂的台湾社会冷却对立的热情,来理性展开关于自己和子子孙孙未来命运的对话?

其三,曾几何时,台湾人独自决定过岛屿的未来命运?哪一次外力入侵是单独针对台湾,而不是冲着中国大陆利益才来?大国决定台湾未来的哪一次历史事件,不是与中国大陆的命运或遭遇息息相关?

因此,龙应台一文客观上造成的提醒是:唯心主义“台独”幻象的时间不多了。

没有台湾独自决定未来的历史经验

就历史经验来看,作为中国东南边缘的大陆岛,台湾并不曾有独自决定前途的事实。

从史前时代到历史时期,台湾的发展取决于中国大陆的发展,包括孙吴到隋唐宋元明。明末势衰后,台湾命运的决定者是荷兰殖民者、明郑与清朝三方面,最终主导台湾的仍是中国大陆政权。

清末势衰,人类进入“帝国主义世纪”,包括但不限于台湾的全中国都成为欧美日刀俎的鱼肉。台湾官绅欲独立于日帝的统治,于1895年5月成立不满5个月的“台湾民主国”,年号“永清”。期间“感念列圣旧恩,仍应恭奉正朔,遥作屏籓,气脉相通,无异中土”。

日殖台湾50年,自“据为岛国,遥戴皇灵”的唐景崧、丘逢甲、刘永福等人抗日失败后,台湾民众因辛亥革命外溢影响而继续武装抗日数年。其后受到改良派梁启超等人影响,台湾抗日改武斗为文斗,以延续汉文化与新思潮为责任。至1930年代中国全面抗日,许多进步青年从压抑的殖民地台湾内渡大陆,共襄抗战直至胜利。

台湾重归祖国后,国共内战叠加美苏冷战决定着台湾的命运。1990年代以后,台湾未改美国对华战略前沿的角色,也未改变美式全球化产业代工的性质。21世纪以来,蔡、赖更以美国马首是瞻,终于走到今日“时间不多”的处境,如何还可能自己决定未来?所谓民主选举,也就是买办资产阶级的争权游戏而已。

历史发展的经验说明,所谓“台湾自决”只是政治大头症幻灭前的精神抽搐。

2016年,龙应台在香港演讲时,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说自己的启蒙歌曲是《我的祖国》,现场齐声高唱这首歌视频截图

资本主义选举民主制的误导

虽然历史经验证明,台湾前途取决于中国大陆的命运。但台湾的政治体制却决定了它难以制定相应的策略,只能被动应对局势变化。

而为这种低能体制保驾护航的,却是上世纪遗留下来的“双战结构”。时至今日,绿营大罢免蓝营“民代”的宣讲内容,仍然使用“反共”语言来操控听众的情绪。当年始作俑者国民党在台湾社会移植“反共”基因,才得以建构起来的国家机器,竟成为反噬国民党的利器。

然而得益于选举政治的绿营政客,为了选票只能采取对抗性极强的语言,从而限制长远发展的考虑。每次选举前,都有参选人渲染“抗中保台”来拉票,造成选后无法制定不对前言的两岸政策。台湾作为一个选举社会,选民经过这种反复渲染以后,完成“智力洼地”闭环,稍一风吹草动即可被带向“抗中保台”的风声鹤唳。

蔡英文两度当选台湾领导人,就是轻松操作2014年与2019年香港议题的成果。

偏偏不分蓝绿的政客、媒体和公知,还十分吹嘘这种每四年选举一次的制度,毫不考虑制度性批量生产民粹的恶果。当民粹政治进一步恶化这个“智力洼地”,政商学媒都不敢也无法推动真正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政策,转而倾向炒作意识形态、打击对手。以至于任何想要推动两岸和解的人物,必然被贴上“亲中卖台”的标签。

如今自食恶果,台湾配合美国对中国大陆脱钩断链的下场,就是被特朗普政府课以32%重税,却毫无反制的条件。

外力介入是民选制度的另一个缺点。美、日等国可以透过媒体、智库和政治资金,影响岛内的选举结果,以确保当选者符合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台湾的长远发展。也就是说,台湾民选结果其实受制并服务于美国战略,包括被迫吞下莱猪肉。

因此,只在短期选举利益与外力干预之间摆荡的台湾民意,就像送给自己一份“台独”幻象组成的愚人节礼物,只能内耗自愚,如何可能“立即展开一场严肃对话”?

外国棋子或弃子,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

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棋子,两蒋“倚美反共”的最终下场,就是龙应台所谓1979年前夕痛苦意识到成为美国利益弃子的背刺感。而1990年代以来“倚美谋独”的最终下场,只不过反复证明美国朋友是致命的故事,何况台湾只是特朗普眼中的笔尖?

三十多年来,“倚美谋独”政策已经把台湾推到无路可退的境地。美国当前的全球战略已不再是“主动出击”,而是转向“利益最大化”。当维持对台政策的成本太高,或者有更重要的交易(比如与中方战略谈判)时,台湾当局的利益随时可被作废。龙应台投书正反映对这种现实的焦虑。

然而龙应台装没看见的是,台当局对中国大陆僵化的敌对政策,已使自身彻底丧失回旋空间:岛内政商学媒过去四十多年来拒绝接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却也没有提出更可行的替代方案。一旦国际环境变化时,台湾不仅无法自主调整,反而更加被动。

尤其被龙应台视而不见的是大陆民意。台当局“倚美谋独”是对中华民族的背叛与伤害,在大陆广大民众的眼中已经臭名昭著、人人喊打,龙文却不识相地呼吁“讨论如何在我们可以接受的条件下与中国大陆实现和平”。问题是,台湾还有什么条件不接受?

在国际制度与法理体系上,联合国秘书处明确诠释“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且一贯拒绝台湾以主体身份参与国际组织。1979年的《与台湾关系法》,恰恰说明美国不承认台湾为主权国家。使用台湾议题,只是作为美国制衡中方的棋子,而非帮助台湾获得国际法下的主权正当性。

也就是说,在当前的国际体系中,台湾没有作为“谈判一方”的基本身份。龙应台主观想象“由我们来决定和平相处的条件”,若非对制度现实的无知,便是对国际力量结构的选择性失忆。当然,那也可能是她为闪避“反中”癫狂的“台独”霸凌,而装置的一支避雷针吧。

公知的语言范

除了历史、制度和身份因素,决定了龙应台的“和解主张”不切实际;更关键的或许是龙应台本人的语言范儿,决定了她趾高气扬的“和解主张”,只能是一次自曝心虚的避险投资。

比如说:“现在有一点很清楚:完全依赖美国,同时拒绝和对抗中国大陆,不再是可行的前进道路。”这话等于说她承认数十年来的“倚美谋独”已经破产;然而,作为一名公知,在拒美求和的活路上,她曾经做过什么正面贡献?还是助推台湾往相反的死路?

龙应台说:“不先确保和平,就没有民主。(There can be no democracy without first ensuring peace.)”仿佛民主是她文明排序的首位,高于和平,高于血浓于水,高于大国崛起。

然而在3月下旬,台湾当局拆散陆配家庭、违法胁迫3名陆配出境时,龙应台的民主担当何在?台湾当局打压言论自由、干涉新闻自由、违法恐吓区桂芝工作权时,龙应台的文明标准何在?75名学者专家联署“捍卫台湾民主法治与和平安全”声明时,龙应台的公知勇气何在?

2014年骗子带傻子反对两岸经贸来往时,龙应台以当局文化部门负责人的身份批评他们行动满分、思想薄弱,却何以被反唇相讥?傻子高度不信任中国大陆,不正是骗子操作“倚美谋独”、“反中拒统”的后果?龙应台补强过傻子们的文化短板吗?还是深固傻子们的思想偏见?

香港违法占中时,龙应台呼应外部势力批评大陆,说缺乏文明力量的国家崛起,得不到港台人心。难道,龙应台的文明定义,就是中国人必须臣服于民主自由的欧美秩序?

这使人想起她2006年那篇公开信——《请用文明来说服我》,民主如画,一时多少公知。然而那篇文字满分、思想薄弱的文章,承蒙陈映真以《文明与野蛮的辩证》揭开双标、虚伪、无知的底色。难怪龙应台在广州失窃时,就是“中国大陆人不文明”;而她在佛罗伦萨失窃时,就是“外国人需要那笔钱了”。

更早在2005年陈水扁搞“一边一国”的背景下,连战、宋楚瑜先后赴陆破冰时,龙应台发表《你不能不知道的台湾》,营销自由、民主和均富是台湾的核心价值。其实连战那年大陆行,是台湾统左派前辈陈明忠先生忠告国民党人负起历史责任的成果,是为两岸和平、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和解的作为。

然而龙应台处心积虑营造台湾有别于中国大陆的文明、有别于中国大陆的价值。“我们台湾的所有人都希望捍卫我们珍视的自由。我们的分歧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透过与中国大陆和解还是对抗。”在《纽约时报》对美西方精英读者吐露这番话,究竟是表现两岸和解的意图?还是表达对“倚美谋独”破产的不舍?

难怪龙文全篇的情调,好像一名怨妇控诉对美国变心的不满,既有弃婴的焦虑,又有弃妇的不甘。

骗子落幕,傻子上课

其实,台湾如今要统要“独”或“不统不独”,都已走到时不我予的地步。这是因为作为解决两岸历史和政治遗留的最佳路径,和平统一的力量在台湾岛上未曾居于主流地位,未曾主导台湾的资源与权力。尽管台湾作为中国历史遗留问题的主体一方,但主流势力却不断自外于中国,而终至错失主动解决自身问题的机遇和正当性。

在逼近两岸遗留问题最终解决的前夕,龙应台投书外媒承认台湾“倚美抗中”不可行,主张两岸和解与和平。对比她过去20年来撕裂两岸感情的所作所为,只能说,那篇文章不过是她基于极端情况前夕的一次避险投资罢了。

回顾2023年,赖清德在《华尔街日报》刊文否定“九二共识”,主诉“倚外谋独”;郭台铭则在《华盛顿邮报》投书主张“一中框架”,排除美国介入,诉求两岸直接和谈。后者遭遇台湾主流媒体、尤其是亲蓝媒体的讪笑怒骂时,龙应台可曾说过什么话?

如今才见“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Taiwan”这句话,不觉得太晚了吗?

晚到的学生,就得补课。这是被公知耽误思考的人,被历史和政治遗留问题耽误认识新世界的台湾人,重新认识“Taiwan has a long way to go”的机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