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青松:俄罗斯对美西方打出的“安全保障牌”,胜算几何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1-09 09:11

万青松

万青松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边中心科研主管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万青松】

2022年新年伊始,三场同主题会谈即将轮番上阵,引发国际社会密切关注。

1月10日,俄美将在日内瓦开启普京提议的“安全保障”问题谈判;

1月12日,时隔两年重开的俄罗斯—北约理事会会议也将讨论此问题;

1月13日,各方还将在欧安组织框架内继续就此问题举行对话。

与此同时,针对2022年元旦后哈萨克斯坦突然爆发的动乱,俄罗斯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盟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哈国派出维和部队,展现出俄罗斯在关键时刻作为本地区安全“保障者”的不可替代角色。无疑,为俄罗斯与美西方即将开启的“安全保障”对话增添底气和筹码。

笔者感兴趣的问题是,俄美如何演出一场辞旧迎新的“好戏”?我们该如何去分析俄罗斯对美打“安全保障牌”的时机把握、战略考量、期望目标、实现方式等等?俄罗斯的对美“安全保障牌”在未来将如何发展?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此次会晤是以闭门会议的方式进行。@视觉中国

俄罗斯的行动,令人困惑

去年12月7日,普京与拜登的视频会晤“如约”举行。12月10日,俄罗斯外交部就与美西方开展“安全保障”对话发表声明。

12月12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负责欧洲和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卡伦唐弗里德将于12月13日至15日访问乌克兰和俄罗斯,随后将前往布鲁塞尔与欧盟和北约代表会晤。

就在美国助理国务卿到访之际,12月15日,俄罗斯向美国提交了“俄美安全保障条约”和“俄与北约成员国安全保障措施协议”两份草案文本,并公开对外发布文本全文。这两份草案文本的主要内容包括:俄方要求北约停止进一步东扩,承认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特殊利益区,北约承诺不吸纳乌克兰为成员国,以及北约从中东欧地区撤军和停止部署进攻性武器等。

细读两份协议草案中阐述的俄罗斯官方立场,其实并没有多大新意;这些立场,俄罗斯早已在其他场合说过。按照俄罗斯专家卢基扬诺夫的观察,对美西方而言,俄罗斯此举是一种政治投机行为,实际上令人难以接受。而且,美西方并没有对俄罗斯构成实质性威胁,俄罗斯对此也了然于胸。

因此,令人困惑的是:俄罗斯明知不会从美西方得到自己所“期望”的答案,也很难让美西方对俄罗斯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让步,为什么俄罗斯还要在这个时候重提“安全保障”问题,上演这一出戏呢?

更让人费解的是,俄罗斯选择在转交给美方(给访问莫斯科的助理国务卿)建议文本的两天后,就将其公之于众,而不是闭门方式。因为按照国际惯例,安全问题比较敏感,更适合闭门磋商。

从操作层面来看,俄方提出的内容也是困难重重。北约尚未有过为其他国家提供安全保障协议的先例,面对俄方提议,北约会如何操作?北约30个成员国能否批准?美国国会能否通过?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而普京的表态更让这一问题显得“云里雾里”。12月21日,普京在俄罗斯国防部扩大会议上表示,就算美国和北约提供安全保障的长期法律协议,也很难完全相信,因为美国可以随意找个理由就退出。可见,普京这里是在隐射特朗普时期美国政府随意退出国际条约的行为。

想要理解俄罗斯令人困惑的行为,恐怕还需要我们重新回到俄罗斯“安全保障”倡议的行为过程及其时间线索。

俄罗斯抛出“安全保障”倡议的时间轴

梳理俄罗斯在“安全保障”问题上的一系列操作,可以发现最近两个月俄方在此问题上采取分阶段对美西方的外交、政治、军事和信息舆论等多层面发起攻势。具体来讲,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 酝酿阶段

俄罗斯抛出“安全保障”倡议的直接原因,是拜登无视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划出的“红线”。

回顾拜登上台这一年来,一方面,美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可以说是变本加厉,比如美国及其领导的北约强化与乌克兰的军事技术合作、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派遣军事顾问,美国的北约盟友土耳其也为乌克兰提供无人机Bayraktar TB2,北约则在乌克兰及其周边海域频繁搞军事演习,甚至美英军舰直接进入黑海挑衅,等等。

另一方面,美西方则煽动乌克兰国内的反俄言论,乌克兰政客也对俄罗斯的言辞更加猖狂,不仅公开表示要修订、甚至否定“明斯克协议”,还大肆进行扩军备战,乌克兰当局更是关闭境内俄语媒体,抓捕“亲俄”的反对党领导人等。

俄罗斯眼见“明斯克协议”签订7年来,仍旧原地踏步,协议内容得不到落实,其优势和影响力也逐渐被削弱,显然不能坐视不管。因此,抓住拜登将乌克兰问题置于俄罗斯面前的时机,俄罗斯就此提出要求美西方提供具有法律义务的“实质与长期的安全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11月13日,在法国举行的俄法安全委员会外长防长“2+2”对话会议上,俄法双方就讨论了“安全保障”问题。

· 提议阶段

在去年11月18日举行的俄罗斯外交部部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普京正式提出“安全保障”倡议。他表示,必须要通过“反遏制+接触”的混合方式让西方对俄罗斯所划“红线”“入脑入心”,并提议要与西方探讨明确的“安全保障”问题,主要涉及到北约东扩与乌克兰问题。但在此次会议上,普京并未明确指出“安全保障”倡议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到了12月2日,俄外长拉夫诺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欧安组织外长会议上表示,俄罗斯正在准备“安全保障”协议草案,将择机向美国和北约正式提出,并且在第二次“拜普会”上也会讨论这个话题。

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俄乌双方在两国边境地区部署了大量军队和装备,引发美西方集体声讨,他们认为俄罗斯可能准备“入侵”乌克兰。但现在看来,不管是俄乌在境内调动军队,还是美西方的舆论信息战,更多的还是在为第二次“拜普会”烘托气氛。

· 正式抛出

去年12月7日,普京与拜登“如约”举行视频会晤。虽然美方一再宣称乌克兰问题是第二次“拜普会”的核心问题,且表示美俄总统会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讨论乌克兰问题,但显然这不是普京的核心关切。

有趣的是,第二次“拜普会”之后,拜登并没有按原计划马上打电话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而是分别与西欧四国领导人通电话,并主动提及新的会谈涉及到俄罗斯对北约的关切等问题,其中并未向西欧领导人提及乌克兰问题。

泽连斯基苦等两天后,才接到拜登的电话,拜登在通话中表示美国支持乌克兰,但也明确表示美国不会为乌克兰而战。由此,拜登也尝试就欧洲安全问题构建起“4+1”(Quint)和“9+1”(布加勒斯特9国)的对话模式。

拜登:俄罗斯若“入侵乌克兰”将导致严重后果,但美国并没有义务为了保护乌克兰使用武力。截图来自CNN

在此之后的12月10日,俄外交部就与美西方开展“安全保障”对话发表声明,要求美国和北约为排除北约进一步东扩的可能提供法律保障。

12月12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称,负责欧洲和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卡伦·唐弗里德将于12月13日至15日访问乌克兰和俄罗斯,并会见两国政府高级官员。随后,他还将前往布鲁塞尔与欧盟和北约代表会晤。

接下来,就有了上文提到的情况——在美国助理国务卿到访之际,12月15日,俄向美方提交了俄美安全保障条约和俄与北约成员国安全保障措施协议两份草案文本,两天后即对外公开发布全文。

·发起攻势

随着两份草案文本公之于众,俄罗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发起外交、舆论等攻势。

从国内来看,除了继续阐述其坚定立场之外,俄方也“威胁”以军事手段回应美国对其安全保障建议的“冷淡”回应。俄副外长表示,俄罗斯的建议清单不是可以根据口味选择的菜单,这是最低限度的一整套建议。一旦美西方拒绝,俄罗斯不得不单方面采取独立自主的行动。他还强调,俄罗斯此举也是向本国民众、西方和世界舆论展现开放透明的一面,避免因所谓的秘密交易导致的战争。

此外,俄罗斯明确表示不想与欧盟举行多边谈判,而是与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举行双边谈判。俄总统发言人指出,欧盟的立场可以预见,因此只打算与美国谈。俄罗斯驻欧盟使团团长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鉴于欧盟不是一个军事组织,因此不能与俄罗斯谈判安全问题,但可以为俄美安全保障谈判提供一些帮助;俄罗斯也愿意与德法等大国进行谈判,但更多还是取决于美国。

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甚至直言,俄罗斯故意不让欧盟参与俄美安全保障协议谈判,也是效仿美国不让欧盟参与“奥库斯联盟”(AUKUS),故意侮辱欧盟,贬低其在安全领域的“无能”。俄前驻英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也撰文称,俄罗斯只是要求北约提供“安全保障”,没有要求其解散,已经是比较宽容的做法。

去年12月21日,普京也在国防部扩大会议上回应美西方的指责,指出俄罗斯提出的“安全保障协议”不是对美西方的“最后通牒”,俄罗斯更不想流血冲突,因为没有退路,必须对美西方的不友好行为作出强硬反击。

从国际层面来看,普京通过与多位大国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或通话,来讨论“安全保障”倡议。2021年12月16日,普京与习近平主席举行视频会晤后,俄罗斯官方通讯社塔斯社便在报道中写道,中俄领导人会晤时,中国表达支持俄罗斯提出的“安全保障”倡议。12月21日,普京分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新任总理朔尔茨通电话,就俄罗斯提交的俄美安全保障条约草案、俄与北约成员国安全保障措施协议等进行讨论。2022年1月2日,普京又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通话会谈期间讨论了俄方提出的安全保障建议等议题。

2021年12月21日,普京在莫斯科出席国防部部委扩大会议。图片来自路透社

·达成初步目标

去年12月19日,德国新任国防部长表示,北约将在12月底讨论俄罗斯关于安全保障的建议。虽然多数北约成员国批评俄方提议,但并没有完全拒绝与俄罗斯对话。

12月2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和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会谈后,俄外长称,美国已表明愿意与俄罗斯就安全保障问题展开对话。当天,美国助理国务卿唐弗里德也公开响应,俄美将于2022年1月举行谈判,但美方希望欧盟也参与,建议俄美不仅在双边开展磋商,还可以在俄罗斯—北约、欧安组织的框架内展开对话。随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国将会有选择地与俄罗斯讨论安全保障问题,有些建议是不可接受的,有些则可以探讨。

12月27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表示,美俄将于2022年1月10日就安全问题举行会谈,俄罗斯和北约则定于1月12日举行会谈,而包括俄罗斯、美国和几个欧洲国家在内的更广泛的地区会议定于1月13日。

12月30日,由普京主动提议的俄美元首第二次电话交谈顺利举行,继续探讨俄美元首此前在视频会晤中谈及的重点问题,主要涉及俄罗斯与美国、北约和欧安组织即将于1月启动的安全保障议题会谈。

至此,普京的“安全保障”倡议从酝酿、提议,到抛出、落实谈判,俄美上演了一出辞旧迎新的“好戏”。

普京的策略,另辟蹊径

完整梳理了上述俄罗斯“安全保障”倡议发展的时间轴之后,笔者认为,俄罗斯刻意将两份协议文本公之于众,其实也就意味着这些建议并非是与美国进行严肃、有针对性谈判后的主要内容。如果俄美能够达成协议,肯定不是以这些公开的草案作为正式文本。

而且,这是由俄罗斯单方面提出的,实际上也是对美西方的“最高要求”,在这个要求之下,还会出现妥协空间。

因此,“安全保障”倡议可以视为普京对美西方的“退而求其次”新策略,主要目的是让陷入僵局的俄美战略稳定谈判能以不同形式继续推进下去,从而防止出现特朗普时期俄美安全议程上的“脱钩”现象。

本质上,“安全保障”的背后涉及到俄美在欧洲地区军事力量平衡、新版《中导条约》以及新的欧洲安全条约等更加迫切的重大安全问题。

当前,美方对与俄战略谈判主要涉及三项内容:涵盖所有类型的洲际射程的新式核武器运载系统;涵盖所有核弹头,包括非战略核武器(按照美方的评估,俄有1000-2000件此类武器);希望2026年《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之后,双方继续限制核武器数量。

按照俄罗斯权威专家的说法,就替代《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新协议而言,两国最多可以缩减10-15%的量,但达成共识将异常困难,因为美国提出不仅是核武器,也需要把非核武器纳入。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如果美国共和党在2022年中期选举和2024年总统选举中胜出,将会对俄美战略稳定谈判构成不确定的影响,包括美国国会是否会批准新的协议,甚至没有等到2026年到期就宣布退出协议等。

有鉴于此,俄罗斯官方暂时对这三项内容没有太大兴趣,但俄方希望俄美既可以就战略稳定达成新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也可以达成临时的政治性安排,也即“安全保障协议”,后者不需要经过两国议会批准。俄方的目的在于防止像特朗普那样想退出就退出,完全不顾及俄方利益、立场的行为出现。

但是,美国目前倾向于把讨论退出《中导条约》后在欧洲部署中短程导弹的相关问题作“政治化”处理,不回应俄方的建议,此前普京一直建议俄美就中短程导弹进行相互检查。

因此,此次“安全保障”谈判,美国最大的让步可能就是同意恢复落实“明斯克协议”和就欧洲安全开展对话。

2019年2月,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退出《中导条约》,随后俄罗斯表示将停止履行条约义务。

“日内瓦精神”与俄美的“杀手锏”

说得更远一点,当前俄罗斯并不对美国本土安全构成现实性威胁,因此美国也不会轻易改变既定政策。用俄专家的话来说,在没有出现类似于古巴导弹危机那样的严重危机之前,俄美之间很难达成实质性协议。所以,当下最关键在于俄罗斯的行为。如果俄罗斯切实想要改变安全领域的游戏规则,并让美国承认其特殊利益,就必须给美国安全创造巨大威胁,实际上也就只剩下“战争”了。

但是,拜登已经很明确地表示美国不会为了乌克兰而和俄罗斯开战,俄美元首共同倡导的“日内瓦精神”(其内核是重申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的理念“核战略没有赢家”,拒绝“新冷战”,致力于“让世界和全人类更加安全、稳定和繁荣”等),也不允许两国“开战”。2022年1月3日,由俄方主动倡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发表的《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中,也再次体现出俄美“日内瓦精神”的共识性内容。

俄美两国能做的就是相互进行“极限施压”,且双方都握有自己的“杀手锏”。对拜登而言,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武,那么将会面临美西方的“毁灭性”制裁,包括将俄罗斯踢出SWIFT国际支付、对俄银行及能源公司实施更加严厉的制裁。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美国也会进一步强化在俄周边北约成员国的军事部署,从而导致类似于冷战时期北约与华约的对峙状态,反而对俄罗斯的安全情势更为不利。

对普京而言,其“杀手锏”显然是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美国拒绝对话,俄罗斯也可能把乌克兰变成军事前沿堡垒,部署打击武器;修订核打击学说,对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情况下提前进行核打击;在白俄罗斯等国设立新的军事基地,协助白俄部署核武器威胁北约成员国,等等。

不过,当前俄美关系还没有到完全摊牌、扔出“杀手锏”的时刻。

对普京来说,俄罗斯还无法完全扭转当前的安全局面,其当务之急应该是维持俄美两国在欧洲地区的军事平衡,防止力量过度失衡可能导致的冲突或战争。对拜登来说,美国更担心由于乌克兰问题与俄发生冲突或制裁俄罗斯,从而导致俄罗斯更加“靠近”中国。同时,拜登也不想在欧洲方向(包括乌克兰问题)投放更多的资源,以影响其全球战略的调整——应对中国。

从这个角度来看,乌克兰政客如果对拜登依然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其最终结果将不排除适得其反。如果拜登真的担心中俄进一步靠拢,反而会坚持让乌克兰继续履行“明斯克协议”,这样不仅能维持欧洲地区的稳定,也有利于其全球战略调试。因此,拜登“爽快”地同意和普京就“安全保障”问题开展多层级谈判,也就不足为奇。

俄美关系的微型“机遇之窗”已被打开,到底可以维持多久,有待观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朱敏洁
俄罗斯 美国 乌克兰 北约 安全保障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不管枪支教育,却禁掉我谋生工具,这就是我的国家”

外交部回应布林肯:中方从来没有兴趣,不要疑神疑鬼

护栏被冲破!美国校园两派“开打”

加沙孩子感谢美国“挺巴”大学生:请继续支持我们!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