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青松:俄乌战争一触即发?拜登“惊慌”,但尚未失措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1-28 07:53

万青松

万青松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边中心科研主管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万青松】

近一周来,围绕乌克兰的紧张局势升级,各方摩拳擦掌,似乎战争一触即发。

即使俄罗斯官方多次表示没有入侵乌克兰的打算,但网络上不乏有人拿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爆发俄格战争和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先例”,推测俄乌战争的可能性很大。但这只是其中一种预测场景,且是最悲剧的结果。还有人认为当前仅是战前状态,也有声音称这是俄美“极限施压”的造势手法。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近期美俄的一系列交锋和乌克兰紧张局势?俄乌真的会爆发战争吗?

当地时间2022年1月25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博里斯皮尔国际机场,乌克兰接收来自美国方面的武器装备。俄媒称,乌议员抱怨美国向乌提供落后武器。@视觉中国

两条重新铺开的“战线”

1月9日,笔者在俄罗斯与美西方三场“安全保障”问题谈判前夕撰写的文章《俄罗斯对美西方打出的“安全保障牌”,胜算几何》中曾大胆预测,“此次‘安全保障’谈判,美国最大的让步可能就是同意恢复落实《明斯克协议》和就欧洲安全开展对话”。现在看来这个预测并没有出现多大偏差。

拜登大体同意就欧洲安全与俄罗斯开展对话,但美西方没有按照俄罗斯的要求提供具有法律意义的安全保障协议,而是采取拖延战术。最终,美国于1月26日通过驻俄罗斯大使沙利文向俄方提供了一个书面答复。布林肯随后明确表示,这份文件基本上坚持了美国和北约近期立场,即拒绝俄方提出的北约调整东欧军事部署和对乌克兰关闭大门的要求,但提出军控谈判、提高军队调动和军事演习的透明度和降低风险等建议。

而在恢复落实《明斯克协议》方面,拜登还在打新的算盘,这与笔者提到的“美国不会轻易改变既定政策”的判断是吻合。

不过,对于“安全保障”谈判的结果,普京还是相对满意的——虽然国内不少媒体报道指出三场会谈“无果而终”,至少与自己设定的最低目标接近;但普京并不满足,因为“安全保障”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实际上这个问题也不可能通过几次谈判就可以解决。

梳理俄罗斯与美西方三场“安全保障”问题谈判之后的一系列新的交锋,包括最近俄乌局势的紧张,其实能明显看到:各方之间的博弈依然是围绕“欧洲安全对话”和《明斯克协议》两条“战线”重新铺开。

“战线一”:欧洲安全

1月18日,俄白宣布2月10日至20日进行“联盟决心-2022”联合军事演习,演习地点包括白罗斯西部、北约成员国波兰和立陶宛边界附近,以及乌克兰南部边界附近。

当地时间1月21日,瑞士日内瓦,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图自澎湃影像

1月21日,俄美外长日内瓦会晤的前一天(1月20日),俄国防部宣布未来几周将在地中海、大西洋和欧洲北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并将持续至2月底。超过1万名官兵、140余艘军舰、60余架飞机将参加军演,以保护俄罗斯在海洋上的国家利益和抵御军事威胁。同日,美国常驻北约代表处宣布,美国与北约将在3月到4月举行“寒冷反应-2022”多国演习,将有28个国家的3.5万名军人和美国的航母参演。这似乎是故意为布林肯会见拉夫罗夫当面交涉提供口舌,美方依然老调重弹,指责俄罗斯在俄乌边境部署10万军队,并可能从南部、东部、北部三个方向“入侵”乌克兰。

1月23日,乌克兰国防部长透露,已收到美国提供的第二批超过80吨的武器。此前美国还决定向乌克兰提供总值2亿美元的防卫援助,并授权波罗的海三国向乌克兰运送美制武器;英国也决定为乌克兰提供轻型反装甲防御武器系统;加拿大已派遣一支小型特种部队到乌克兰。

1月24日开始,美国国务院以战云密布为由,下令驻基辅大使馆外交人员家属离开乌克兰,并授权非必要的使馆工作人员“自愿”离开。随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荷兰跟风宣布从乌克兰撤出外交官及其家属。

1月25日,美国宣布8500名士兵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准备部署到欧洲。同日,北约宣布向东欧增派战舰、军机,更多部队正在待命。北约还从周一开始在地中海举行军演。

1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他会考虑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实施个人制裁。

上述时间线证明,俄罗斯与美西方之间“压力测试型”对抗和极限施压还会继续上演,尤其考验俄美两国对可能的突发冲突的处置能力与智慧。

“战线二”:《明斯克协议》

1月18日,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先后访问乌克兰和俄罗斯,并俄外长会谈。贝尔伯克对乌外长表示,德国将尽一切努力恢复“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在访问莫斯科的记者会上,她也不得不表态,乌克兰问题只能通过政治解决,没有其他选项,她支持“诺曼底模式”四方对话机制就乌克兰危机的对话而努力。

1月23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宣布,德法俄乌“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首脑政治顾问会议在巴黎举办,乌克兰愿意重启“诺曼底模式”,并与各方开展建设性对话。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同时承认,《明斯克协议》的进展将取决于俄美对话,但美国不是《明斯克协议》参与国,置身事外。

1月25日,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国防部长都表示,暂时没有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迹象,呼吁民众不要惊慌。而此前,乌克兰东部宣布“独立”的两个共和国发言人表示,乌克兰已经在其周边部署12万军队。

1月26日,德法俄乌“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首脑政治顾问会议在巴黎举办,讨论的重点是落实《明斯克协议》。会谈之后,各方就继续遵守乌克兰东部的停火协议达成共识。新一轮会谈将于两周后在柏林举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插曲,乌克兰议会最高拉达撤回一项《关于过渡期的国家政策》方案,里面将俄罗斯定性为“侵略国”。这显然是有意在为这次会谈创造氛围。

这条时间线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乌克兰的一些执政精英也终于意识到,真正的俄乌战争对他们而言是弊大于利,相较于战争,更倾向于维持紧张局势。

法德俄乌在巴黎举行“诺曼底模式”会谈,俄乌同意继续遵守停火协议。当地时间2022年1月26日,法国巴黎,克里姆林宫副参谋长德米特里·科扎克(左)和俄罗斯驻法国大使阿列克谢·梅什科夫出席记者会。@视觉中国

进入“下半场”的俄美“攻防战”

对上述两条重新铺开的“战线”的梳理,笔者想表达的是:俄美“安全保障”谈判博弈正由此进入“下半场”,主要以1月21日俄美外长会谈为标志,俄方不仅同意派出外长拉夫罗夫与布林肯见面,甚至答应美方推迟书面答复,并接受以不公开的形式提交给俄方。如果说上半场是“俄攻美守”,那么下半场正在出现俄美“攻防兼备”的态势。

上半场的“俄攻美守”,以俄罗斯“初胜”收场,其标志事件就是美国答应给俄罗斯提供书面回复,实际上意味着拜登公开承认了俄罗斯的核心关切与具体要求,尤其是这些关切之前被美西方故意“忽视”,比如2008年俄格战争之后时任俄总统提出欧洲安全框架,美西方置之不理。对俄罗斯而言,这已经是一次“胜利”。按照俄专家的说法,至少在官方层面,这是两德统一以来美西方首次公开展示出这样的姿态。

下半场的俄美博弈,暂时呈现出“攻防兼备”的态势。拜登采取的“攻防”策略:一是,把“球”踢回给普京。一方面同意向俄罗斯提供书面答复,表明愿意与俄罗斯继续保持双边与多边框架的对话。1月26日,布林肯在美国向俄方递交书面答复之后表示,美国愿意对话,也倾向于通过外交渠道解决问题,但要看俄罗斯如何反应;未来一周俄美外长还将举行会谈,甚至不排除为新的“拜普会”做准备。另一方面,拜登并不想迫使乌克兰落实《明斯克协议》,因为协议的关键是顿巴斯问题的调解,但顿巴斯问题又恰好是拜登利用乌克兰打压俄罗斯的一张牌,他也不可能轻易放弃。

二是,对俄展开“压力测试型”的极限施压和舆论攻势。除了前述一系列反击俄罗斯的举措外,拜登还开动宣传机器对俄罗斯发起“战争论”的舆论信息战攻势。

目前,普京暂时用“模糊”策略回应拜登,目的是保留采取下一步行动的“主动权”。俄高官表示,普京将根据美国的书面回复来决定下一步动向。而美国以不对外公开的保密形式提供答复,俄外长拉夫罗夫在记者会上对此也并不表示反对。不过,对外界而言,事情又增添一层迷雾。

1月26日,美驻俄大使沙利文进入俄外交部递交书面回复 图自美媒

普京到底将采取什么行动,恐怕只有普京自己清楚。不过,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普京至少有两种选项:

一,“以对抗求稳定”的进取型策略,这是一种冷战时期苏美推行的“对抗型稳定”经验的延续。最新的案例是2021年4月围绕乌克兰紧张局势,最终拜登第二次给普京打电话时,主动提议6月举行俄美元首峰会。

二,“军事回应”的防守型策略。就像俄罗斯的将军们所言,宣布承认乌克兰顿巴斯和东部地区独立,并部署打击武器。近期,俄最大党派“统一俄罗斯党”已经向杜马提交向乌东部两个宣布“独立共和国”提供武器的法案,俄罗斯共产党建议承认这两个“共和国”的合法性。

由此可见,下半场俄美“压力测试型”的“攻防战”还会愈演愈烈,更何况双方的军演都已排到今年4月了。

拜登“惊慌”,但尚未失措

对普京而言,拜登的“攻防”策略属于意料之中,因而能够发挥的实际效用有限。但拜登“让步”之后,普京依然固守“不退”,这是让拜登和美西方感到恐慌的地方。

对此,拜登必须做出进一步回应,这主要是由他自身的内外处境所决定的:对内,不想成为“跛脚鸭”;对外,不想被视为“纸老虎”。尤其是拜登完全不想重复继阿富汗撤军溃败之后的第二次“惨败”,这不仅会给其政治对手制造机会,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也会给美国的盟友和伙伴们(包括中国台湾地区)传递消极的错误信号,更会让美国的对手(尤其是中国)看清楚拜登的“难处”。

因此,拜登比较理性的选择是“管控”好乌克兰那些蠢蠢欲动的“玩战争”的精英,防止俄乌爆发武装冲突;因为一旦那些乌克兰“玩战争”的精英惨败,也将让拜登在“跛脚鸭”+“纸老虎”的双重困境中越陷越深,这对他的政治前景是非常不利的。

1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推特发文,意在回应拜登的“小规模入侵”一说。

给中俄两国的启示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拜登的国内建树与预期存在巨大差距,一旦中期选举失利,便难以摆脱“跛脚鸭”总统的命运,从而不得不转向外交寻求“建功立业”——强化对中俄的“双遏制”,尤其是针对中俄及其周边地区施加更多的压力和障碍。

这对中俄提出的要求是:一,进一步扎紧内外安全联动的“篱笆”;二,提升协调应对周边地区可能的突发危机或冲突的能力;三,“管控”美西方衰落“溢出”的现实与潜在风险。

2月4日,普京总统将作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第一位大国元首访华,并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是两国领导人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的极好机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朱敏洁
俄罗斯 美俄 乌克兰 北约东扩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对华‘去风险化’,在德国引发了出人意料的现象”

欧美将“经济制裁”伊朗?以外长:已致信32国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劝不住?以色列誓言“报复”:美国与我们站一起

法军参与?马克龙:应约旦要求拦截伊朗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