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强劲复苏是“新常态”还是暂时现象?

来源:观察者网

2014-12-29 09:49

肖炼

肖炼作者

中国社科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11年来各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及各部门贡献构成,截止2014年11月的修正数据,来自zerohedge网站。

2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第三季度最新修订经济数据,美国三季度GDP环比折合成年率增长5.0%,高于第二季度4.6%的增速,且创下2003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速。不顾反映经济长期走势的同比增长2.7%的事实,美国经济三季度的表现引起人们一片惊呼:“美国经济真的恢复得这么好”?“美国经济真的很有韧性”?或者,“GDP造假难道美国人不会嘛,为了吸引资金回流,美国统计部门也会造假”?

究竟怎么看待美国经济复苏数据?

2008年开始的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使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到了4.5万亿美元,相当于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前市场流动性的近6倍。

QE降低了企业和消费者借贷成本,减少了利息支出,压低了长期利率(尤其是抵押贷款利率),推高了股市房市等资产价格,扩大了消费,降低了失业率。从QE政策推出到结束,对美国经济的积极影响是明显的。

美国GDP增速由2008年第四季度的 -8.9%,恢复到2014年第二季度的 4.6%和第三季度的5.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自2009年3月份的6626点突破2014年11月份的18000点。失业率由2010年初的 10%降至目前的5.9% 。

大规模的债券购买为美联储带来了巨额的收益。美联储要将部分收益上缴美国财政部,2013年美联储共向国库上缴了889亿美元利润,创下历史记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财政吃紧的燃眉之急。

QE结束后,美国经济已经积聚了上行动能,经济扩张趋势在继续,三季度GDP的强劲增长就是这种经济扩张趋势的一种反应。

哪些因素推动强劲经济复苏?

首先,有效消费需求扩大是第三季度GDP增长5.0%的首要功臣。道琼斯指数首次突破18000点的历史记录,10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7年来的最高水平,就业持续增加及失业率下降,使消费者敢于消费,尤其是在保健和餐饮方面的消费支出更为突出。

出于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三分之二持有公司股票的美国居民积极在股市套现以扩大消费。

国际油价下跌也直接刺激消费,对GDP增长起到拉动作用。美国商务部统计数据表明,11月家庭支出较上月上升0.6%,同比增幅为4%,第三季度消费者支出折合成年率增长3.2%,高于先前预测的2.2%。商品及服务支出为当季GDP增速带来了2.21个百分点的贡献,高于先前预测的1.51个百分点。

其次,出口增加对第三季度GDP增长起到积极作用,由于出口上升7.8%,而进口下却降1.7%,从而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到达1.32个百分点。由于“水力压裂”技术的发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将从过去的60%以上下降未的15%以下,美国国会很有可能废除已有40年之久的美国原油出口禁令,届时美国将超过沙特和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天然气输出国,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还将进一步提高。

再次,投资增长对第三季度GDP增长功不可没。QE结束及美联储加息预期,导致全球资本回流到美国。第三季度非居住类投资为当季GDP增速带来了1.1个百分点的贡献率,高于此前预测的0.88个百分点。尤其设备和新软件方面的企业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更高。

第三季度不计入存货估值和资本损耗的税后公司利润较第二季度增长2.8%,增幅高于先前预测的1.7%。第三季度公司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1%。

强势复苏能否延续至2015?

尽管三季度经济强劲复苏,但是,美国经济远未全面恢复健康,经济的关键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强劲复苏是“新常态”还是暂时现象?这种复苏强势能否延续到2015年,将取决于如何应对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军事开支刺激是暂时情况。除了对以上消费、出口、投资三大因素分析以外,三季度经济强劲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军事开支激增的刺激(军事开支增长了16%),这种情况不会再现,四季度美国经济很难维持第三季度的强劲增长势头。

二是,通货紧缩导致潜在需求不振。2015年,油价下跌可能会加大通货紧缩下行压力。能源价格下滑拉低了通胀率。11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价格较上月持平,同比增长1.4%,10月份的同比升幅为1.5%。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 11月份同比升幅下滑至1.2%,10月份为1.4%,连续31个月通胀率低于美联储设定的2%的目标。

三是,美元走强不利于美国商品出口,使得其产品在海外变得更昂贵。欧元兑美元汇率将继续下跌,日圆兑美元汇率将进一步走软,新兴市场增长呈现金融危机以来最疲弱的态势,全球经济疲软又反过来削弱其对美国产品出口需求。

四是,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跌将打击美国国内页岩油和页岩气钻探项目,削减该领域投资。

五是,住房市场依然摇摆不定,房地产市场尚未恢复到衰退前水平。11月份单户型预售屋销售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下滑,同比基本持平。

六是,四季度,美国企业支出显示出走软迹象。尽管经济数据显示有加速上涨可能,但工资回升速度缓慢,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一直较慢。

上述隐忧表明,美国自2009年中旬结束经济衰退以来,经济复苏一直处于不均衡和不稳定之中,历次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强劲增长最后都被证明是短暂的,例如,在2013年下半年实现了两个季度的强劲增长,随后陷入了停滞。看来,2014年三季度经济强劲增长也很难摆脱这个怪圈。

美国2008年以来GDP同比增幅,三季度增长同比2.7%。图由观察者网专栏作者罗思义提供

全球跨国银行对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的看法分别是: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预计GDP增长率为2.5%;巴克莱(Barclays)预计增速为2.8%;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预计增长3%。

美联储官员们认为2015年预计经济增速将处于2.5-3%的温和水平,通胀低于美联储的目标,联邦基金利率维持不变。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两难境地:如何在维持经济增长和加息之间做出抉择。市场普遍认为,将在2015年某个时刻开始加息,结束近六年利率接近于零的局面。预计利率将在2017年达到3.5-4%的长期中性水平,随后逐步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将持续至2021年左右。

对中国经济各有利弊

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将导致通货紧缩,过去的经验表明,美元汇率每上升10%,通货膨胀就在一年后下降0.5%,美元升值导致全球汇率市场寻求新的平衡,欧元兑美元汇率明年将可能跌至1.12的水平,日元兑美元汇率明年也可能跌至最低的水平。由于中国持续保持经常账户顺差、保持巨额外汇储备、对外负债低、国内储蓄率高、实行资本项目管制等多种有利因素,因而美联储加息不会对中国造成显著的冲击。美国经济复苏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首先,美元升值将提高中国3.9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价值和市场购买力,中国持有的1.3万亿美元的国债随着国债收益回升而增值,中国被冻结(ST)的美国 “两房”资产以及持有的其它政府债券,将随着美国经济复苏而解冻或提高投资收益。

其次,美元走强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弱,从而减少中国进口成本,降低中国经济运行成本和输入型通胀压力。2014年全球原油价格下降了50%,低油价吸引中国大量买进的原油一直保持在8.5%左右的强劲水平。中国将可利用当低油价把石油战略储备的30天提升到接近90天的国际标准,增强自身抵御未来能源危机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支撑目前疲弱的全球石油需求,实现国际原油市场的再平衡。例如,中国购油行动支撑了作为亚洲价格基准的迪拜原油市场。

再次,美国经济复苏将拉升外需,从而推动中国资本和商品出口。例如,中国高铁刚刚拿下美国波士顿总价34.85亿元的地铁项目,并准备参与连结洛杉矶和旧金山、全长1280公里、总价值68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

同时,QE结束及美国经济复苏对中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的风险,也因引起足够重视:

第一,提高了中国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在美国退出QE、欧洲日本推出QE的背景下,中国是否要降低存款保证金?是否放松货币信贷?是否实行 “定向刺激”?各种政策制定取向的争议让市场无所适从。如果再出现一次类似去年中的“钱荒”事件,那么将对于市场信心造成严重打击。

第二,美元利率走高将减轻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压力,同时构成人民币贬值压力。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的升值幅度将大于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这将不利于中国对欧洲和日本市场的商品出口。

第三,美元升值将使中国外汇储备增长放缓成为一种新常态。美元汇率走强,

引起的汇率折算变化,致使2014年二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减少1000亿美元。三季度,经常项目顺差5017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5021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项目再现逆差。

第四,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国QE政策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QE结束后美元升值导致资金回流美国,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中国房地产市场资金短缺,未来几年将出现持续的“钱荒”。

第五,美联储加息将提高中国房企海外融资的难度,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汇率风险。目前房企海外融资总额530亿美元,如果美元升值5%,融资成本将提升26.5亿美元。

责任编辑:苏堤
GDP 油价 房地产 美元 美联储 QE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明说了:需要中国学生来学人文,印度学生学科学

俄罗斯警告美国:后果自负

韩国电池厂发生火灾,初步确认17名中国公民遇难

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会谈:决定对波兰单方面免签

“我一整天都在努力向中国伙伴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