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蕊蕊:美联储加息将考虑新兴市场 美国真要做负责任大国?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5-28 07:50

夏蕊蕊

夏蕊蕊作者

国际局势观察者

26日,美联储二号人物、副主席费舍尔放话,未来美元短期利率可能最高会升至4%。有意思的是,在向外界释放强烈加息预期信号的同时,费舍尔却说会考虑加息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影响,保证加息过程的平稳过渡。

美联储副主席费舍尔

这话说得真贴心,难得美联储这么宅心仁厚,眼看着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关口,要为全球经济复苏发挥出领导力。作为全球一哥的美国,也不能老是到处打打杀杀,在关键时刻多少也得拉众小弟一把,不是吗?

不过,印象中的山姆大叔向来就是撸起袖子就干的行动派,难道硬汉如今也懂得了“柔情”?

山姆叔叔向来是不惮于亮肌肉的

姑且先不论最近山姆大叔是不是经历了灵魂中最为深刻的一场蜕变,还是搞搞清楚这些日子来,美联储是如何为加息造势的吧。

去年9月中旬,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就曾宣布将于10月底正式退出QE;10月29日,美联储又宣布,继完成最后一笔150亿美元的购债计划后,已正式退出量化宽松。彼时,市场就早已产生里强烈的加息预期。可美联储可一点也不急。直到今年开春,大佬们又齐聚一堂,喝茶同时不忘顺便聊聊利率问题。

热烈庆祝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2015年第一届茶话会圆满召开

结论:暂时不加息,观望到6月!

话说,真要把加息这事往前回溯,还可以再往前推到2012年。那年的9月,美联储正在考虑推出第三轮QE。彼时,媒体就早已开始鼓噪加息问题了。

什么?一边放水一边抽水,有这种事儿?小盆友都能看出来,你以为美联储这帮聪明人会干这种傻事?嘿,时任芝加哥联储主席的伊文斯还真为采取加息政策拟定了一个标准,俗称“7/3”原则,即失业率低于7%,潜在通胀率高于3%。

当然,事实最终证明,美联储的金融精英智商还是蛮合格的,并没有发生边放水边抽水的事儿。联储愉快地放着水,到了去年4季度的时候,美国经济还真的有起色啦!数据显示,美三季度GDP年化增长率高达5%。不过,也有人质疑数据有水分的。去年6月美国发布了第一季度GDP报告的最终版,有分析人士称,商务部在处理数据的时候对奥巴马医保法案贡献的400亿美元GDP进行了“腾挪”,以便寻找合适的时间,用这笔资金给某个季度的GDP带来强劲推动。

时至今日,有些趋势看上去倒是越来越明显了。本月初,随着美国一季度外贸数据的公布,多家投行下调了美国经济的增长预期,从0.2%到-0.5%(直接变负增长了!)。本月中旬,美联储分支机构亚特兰大联储更是下调了二季度的增长预期(从0.8%降至0.7%)。

看明白了吧?3轮QE释放了4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可美国的经济啊,咋就不怎么给力呢

回到芝加哥联储主席伊文斯提出来的那个“7/3”原则。在当今这个情势下,“7/3”原则看上去可一点也不傻。就在费舍尔谈加息的前三天,他老板——美联储主席耶伦已经就利率问题说过一通话了。耶伦说,今年某个时候加息是合适的。当然,前面还有两个前提,一个叫做“美国经济将反弹”,还有一个叫做“未来经济走势与预期一致”。据说,首次加息后,美联储将逐步谨慎收紧货币政策,因为就业市场和通胀还未达目标水平。看到了吧,“7/3”原则起作用啦!

你说“某个时候”到底是嘛时候啊?(图片正中为美联储主席耶伦

鉴于美联储4月中旬公开市场委员会并没有就6月加息给出明确结论,所以耶伦讲的“今年某个时候”又成了一大疑团。不少人又继续猜测加息会发生在9月。

管他6月还是9月呢!美联储看来是很想加息,只不过似乎条件并不允许。至于是不是“考虑到加息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影响”,还是看看费舍尔26日说了些别的什么吧。

费舍尔认为当前新兴市场经济体比几年前能更好地适应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绝大多数新兴市场已为美联储加息做好准备。

嘿!翻译成人话就是:既然我用利率折腾你们也不是第一次了,那么最近我想再折腾你们一下,会先打个招呼;但我相信你们早就经验丰富了。

遥想当年,拉美和东南亚的金融开放也是给美国人的加息折腾得挺惨的。利率提高带来美元资产的回流,好些外汇储备有限的国家生生地被短期大规模资本外流拖进了国际收支危机;许多国家国内金融市场动荡不堪。“我认为新兴经济体没法做到万全的准备”,德国商业银行的新兴市场分析师奎尔加诺-伊文斯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新兴国家已经接受这样的事实:如果(加息)发生,他们不得不加以应对。

《金融时报》说新兴经济体正准备应对美联储挑战。问题在于:大伙真的准备好了吗?

美国经济形势其实并不算好,可既然美联储不断大肆鼓噪加息问题,为加息造势,引导市场的预期,这还是得让中国重视起来。如今,中国正在经历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这两项改革直接关乎人民币国际化的成败与否。《金融时报》文章也为新兴经济体提供了4大政策建议:

1,加息

加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留住海外投资者,但新形市场国家之间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是否集体采取这一手段也很难说。目前像印度这样的石油消费国,因为油价低迷推低国内通胀水平,这些国家过去几个月已经多次降息,而那些通胀高企的国家却在不断加息,例如巴西。

2,动用外汇储备

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市场就在不断累积外汇储备,以备不时之需。按照IMF的数据,现在这一规模已经达到7.74万亿美元。不过经济学家质疑,在货币遭到抛售时动用外汇储备购买本国货币是否能阻止抛售潮的继续,投资者很清楚央行手里的筹码是多少,因此可以通过不断的抛售挑战央行的底线。

但是很多央行依然深信,用外汇储备干预汇市能够减少波动性,他们希望通过释放强烈的干预信号,能够击退投机者。

3,资本管制

更激烈的手段是实施资本管制,但是这并非上策,因为强行限制资本流出规模将重创投资者信心。在不少经济学家看来,这种手段弊大于利,除非走投无路,不会选择这条路。

4,宏观审慎

与其动用资本管制,不少新兴国家更倾向采取宏观审慎的措施,这种工具旨在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同时也会对资本流动产生明显影响,这些措施包括对银行的外币负债征税,这将降低银行使用外部资金的动机,尤其是在市场面临压力的时候。(编译来自华尔街见闻)

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经济体和拥有巨大外汇储备的国家而言,在上述这几种政策工具使用上的弹性远超一般新兴经济体。不过,鉴于中国当天所面临的资本过剩和产能过剩问题,“走出去”的要求也亟待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因而美元加息的外部冲击仍然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挑战。

“在开放(资本账户)之前,国家需要考虑清楚,只有经济强劲、能够很好地利用资本流入、具备应对资本外流的能力、知道如何聪明地用钱,这时开放资本帐户才是对一个经济体真正有利的政策选择。”

此言颇为中肯,只不过说话人是谁或许你猜不到。他居然就是美联储前任主席伯南克。老先生25日作客上海,侃侃而谈。除了上面这句,他还说了句实诚话:“即便人民币纳入SD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又被称作纸黄金——观察者网注)货币篮,它也不会对中国人产生什么影响。主要是象征性意义。”

伯南克25日在上海对话复旦大学教授张军

遥想09年,他在公开市场委员会闭门会议中谈论中国时,措辞可是极为严厉的。对于“贸易平衡”的希望,伯南克曾直言不讳:“我们真正需要的,正如我们已经说过多遍的那样,就是对全球的需求进行再平衡,以便美国能够获取足够的外部需求。”面对强势的中国外贸,尽管束手无策,可作为联储主席的他,把美国赤字问题归罪到中国头上的时候,一秒钟都没有犹豫过。

如今见到伯南克卸任后坦诚相待,真可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吧。

责任编辑:李晽
美元 利率 美联储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