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诗咏:来上海了,柯文哲还会质疑“九二共识”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8-18 07:39

徐诗咏

徐诗咏作者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硕士生

这是柯文哲第一次以“市长”身份来到大陆,也是台北市第一次非国民党籍市长来参加双城论坛。尽管此次论坛的主题是青年和城市交流,但考虑到此前柯文哲在两岸关系上的态度,这次在双城论坛上,他对于“九二共识”认同与否,将会成为另一个聚焦点。

双城论坛为什么对两岸来说如此重要?2010年4月6日,当时的台北市长郝龙斌邀请上海市长韩正,在台北举办第一届“城市论坛”,韩正是六十年来第一位应邀访台的大陆直辖市市长。当年韩正在论坛上宣布,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开幕前,上海交通银行将开展新台币和人民币的双向兑换业务,开启新台币和人民币合法双向兑换的时代。除此之外,台北松山到上海虹桥直航,透过“双城论坛”台北与上海的合作,台商一日内往返上海不再是梦想,双城论坛对于两岸而言,不仅只是城市彼此之间的交流,对于两岸的民众而言更有实质上的帮助。

17日晚,上海市长杨雄在兴国宾馆会见柯文哲

不过,从柯文哲去年至今在两岸关系的立场与发言来看,想必他对于双城论坛的了解度是不足的。年初柯文哲在面对媒体专访时,对于“九二共识”的存在抱持着质疑的态度,并且在受访时明确表示:“作为一位科学家,尤其是自然科学家,我反对标签,注意的是实质内容。到底这是什么东西,二十二年过去,很多时空背景都改变了,我倒希望能不能来个一五共识,大家坐下来讨论”。

柯文哲认为,“九二共识”为1992年当时的两岸共识,将二十二年之前的共识作为现阶段两岸交流的基础,似乎有违常理,质疑至今两岸死守“九二共识”的意义何在?比起死守过去的共识,他更期待能以现今的两岸局势,重新打造一个新的共识与新的两岸价值。因此柯文哲提出了所谓四个互相:“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他希望透过上述四个互相(又称一五新观点)让两岸在新的基础上,彼此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但令人诧异的是,在面对媒体询问为何提出如此构想之时,柯文哲居然回答:本来台北市长就不需要去关心这种“外交事务”,既然媒体要问,他是作为国民或重要的政治位置,来表达他的看法。但柯不了解的是,外交事务十分广泛,作为市长,“外交”本来就是市长的业务之一,从接待外宾至城市之间交流,这些都是属于“外交”范围内。倘若两岸交流能够促进、带给台北市民便利,身为台北市长是责无旁贷的,很可惜柯文哲并不清楚这点。

从柯文哲当初对“九二共识”的见解来看,很显然,他对于“九二共识”并没有实际地去了解,因此在认知上无法明确体认到“一个中国”对于两岸彼此之间的重要性。另外,柯文哲对于“九二共识”质疑之原因,笔者认为并不如台面上所说的那样简单直白,个中原因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

柯文哲曾亲口说过:“过去三十年我都为民进党出钱出力,三十年都与民进党在同一阵线,理念本来就一致,这点不会有问题。”长期以来柯文哲与民进党的关系密切,不仅多次担任陈水扁选举后援会干部,后来又为蔡英文组织竞选后援会与进行募款,同时也是小英之友会的常任理事。在去年“九合一选举”时,柯文哲与多数民进党籍议员参选人皆有合作与辅选经验,因此柯文哲对于两岸关系所发表的言论多半也被外界质疑是否与民进党方面有关,又或者柯文哲的两岸立场与民进党本来就是站在同一边。当时双城论坛在网络平台上、新闻媒体上与政论节目上都有一定的讨论度,至于是否能够如期举行,没有人敢打包票。

到了今年三月,柯文哲才改提“两岸一家亲”,并对大陆喊话,希望能够将双城论坛继续延续下去,此举可视为柯文哲释出善意,但似乎有意绕过“九二共识”。大陆也对此表态,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接受媒体提问时响应,只有坚持与维护“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两岸关系与城市间交流合作才能行稳致远。范丽青指出从2008年以来,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受到两岸民众和国际社会的肯定和欢迎。并表示两岸关系在和平道路上获得重要成果的主因,是双方都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这一基础的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只要认同这一点,台湾任何政党、团体与大陆交往都不会存在障碍。从大陆明确的表态上来看,“九二共识”就是大陆最后的底牌,若要举行双城论坛,柯文哲必须先对“九二共识”做出明确的表态,这也是当初柯文哲失算之处。

柯文哲所忽略的是,“九二共识”是属于“政治层面”的,近年来两岸交流是建构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之上,柯文哲提出的版本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化、血缘的“情感层面”,政治层面是无法轻易用情感层面取而代之的。倘若不正面响应“九二共识”,只凭借着情感面而不认同“九二共识”,不但无法促进两岸交流,反而可能使双方交流倒退,进而导致长久以来所建立的两岸关系化为乌有。如果上述情形真实发生,是双边最不乐见的,人民也将成为最大的输家。

直到八月初,眼看双城论坛迫在眉睫,柯文哲终于明确讲出“尊重九二共识”,虽为擦边球,但还算是有表明立场,认同“九二共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并重申自己提出的一五新观点是具有积极正面的意义,中方对此也立刻释出善意,国台办在面对媒体时则表示只要秉持两岸既有的政治基础,包括上海与台北两市的交流合作,“一定可以取得积极进展”。

虽然,柯文哲于年初一开始从质疑“九二共识”到三月提出的“两岸一家亲”再到八月提出的“尊重九二共识”,立场的一再转变,不免让人怀疑柯文哲究竟是走修正路线还是虚情假意?但至少历时八个月,一波三折的双城论坛终于能够顺利地举行。至于论坛本身,双方能谈多少、谈多深、谈多远,柯文哲又能在“备忘录”与“合作意愿书”上为台北市全体市民争取到多少的红利,台北市民都等着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柯文哲 台湾 台湾政客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政界、商界、智库、媒体几乎都问了我这个问题”

被美国拉黑4年现在怎么样了?“我们真的不在乎”

卢卡申科:西方曾利诱我们,但我们没有背叛中国

阿桑奇出庭认罪,庭上称“美国宪法本该保护我”

他边夸边炒作:中国人非常出色,他们通常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