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歼20“完全体”来了,国产六代机还会远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7-02 11:29

扬基

扬基作者

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基】

6月29日,一架新生产出来的“黄皮”歼20,在成都的热浪和人们的期盼中,加速滑跑,冲入云霄。当天晚上,随着久违了的“爬墙党”视频和照片逐渐流传开来,现场横幅上“……XX-15发动机配装歼-XXA……”的字样,让坊间传言的“歼20完全体”——这个自从2001号718工程验证机2010年圣诞节横空出世以来,就在军迷之间争吵不休的概念——在将近13年后,终于有了一个接近事实的答案。

对比珠海航展上歼20的起飞视频和这次的“爬墙党”视频,不需要多么复杂的计算,就能看出这架“黄皮”歼20滑跑用时明显缩短。考虑到相比11月阴雨连绵、温度尚可的珠海,6月底已然烈日炎炎、天干物燥的成都,并不是一个更适合发挥出发动机起飞推力的地方;数秒间的差别,更是让人平添对这款“四代大推”的更多期许。

希望接下来在本月底的空军长春开放活动中,我们也能目睹它这样滑过观众面前

对很多军迷来说,这份期许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对涡扇15“久拖不成”的印象,而这种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又是因为这个型号曝光实在太早。当下文这张照片于2006年年底曝光时,距离2001号验证机横空出世还有5年,国产第三代军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太行”设计定型更是才过去一年。试想一下,“太行”定型带给军迷们的欣喜尚未过去,“四代大推”又似乎已经过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阶段,这怎能不叫人期待下一次瓜熟蒂落?

这张拍摄于2006年9月的照片很快流传到军事论坛上,短暂引发了“这个WS15究竟是现有型号的改型(比如涡扇9之类)还是全新型号”的争论,但在pupu等军坛大佬当年的一锤定音下,大家很快认可了,这就是我们的“四代大推”

然而直到2012年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一路前行:飞机设计专家李明》一书,我们才在插图和文字中发现,涡扇15完成立项综合论证,已经是2006年2月底的事儿了。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有关厂家陆续加工交付的发动机锻件等部件,都只是用于单独的测试工作:换言之,这是一次对全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四代大推制造准入资格考试”,距离制造出真正的涡扇15还为时尚早。

图中前排左五为尹泽勇院士(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发动机工程总师)、左七为宋文骢院士(歼10总师)、左九为刘大响院士、左十一为李明院士

此时距离歼20立项研制仅剩不到两年时间,寻求过渡动力方案成为必然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在718工程验证机的研制阶段,曾有过使用两台特制的涡扇10改型首飞、以实现“国机国发”这一宣传目标的方案,但最终并未实施)。依靠着这些基于第三代涡扇发动机技术改进的“备胎”,歼20走过了从验证机到原型机、从被形容为“搓”的手工打造到小批量生产的过程,先后亮相珠海航展和沙场阅兵,但军迷们从未忘记那位许久没有官方消息的“正宫娘娘”。

2018年7月7日,长期负责中国航发的研制统筹工作、堪称“掌门人”的刘大响院士在一次公开讲座中提及,我国第四代军用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项目进展顺利,将在未来3-5年内设计定型。这是涡扇15在媒体上沉寂多年后,首次有权威消息披露其研制进度。3年后,在2021年9月28日的中国航展新闻发布会上,歼20飞行展示指挥员李吉宽空军大校证实,这是歼20换装国产发动机后首次对外公开展示。

尽管当时在珠海的天空中咆哮着的,还不是涡扇15;但此时的涡扇15,也已经在歼20上奏响了属于它的第一支“蓝天交响乐”

2022年11月25日,刘大响院士在2022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主旨报告会上,再次提及了涡扇15的研制动态,“第四代就是我们歼20要用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呢,现在还没有装备,但是我们已经首飞了。”2023年3月26日,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张勇在演讲中称,“涡扇15已经实现批生产交付,材料已经固化。”

遥想当年,“太行”受困于可靠性无法批量服役,让人叹息“心脏病”何时能除、差距何时能缩短时;消息时有时无的涡扇15,是黑暗中带给人希望的一点烛火。时光荏苒,当使用国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扇20的运20穿上军装,当国产民用涡扇发动机CJ1000A在运20改装而来的飞行台上开始测试,当航发各领域捷报频传时,涡扇15已经不是那颗夜空中最亮的星。回望这十几年,从不为人知的辛酸到逐渐多起来的好消息,直至2023年6月29日那一刻,再多的感慨都显得苍白无力,唯有“苦心人天不负”六字而已。

一位朋友有幸随涡扇20版运20执行了跨区部署测试任务,除了能够更好完成装载任务的感慨之外,“终于能在舱里睡上一觉”的兴奋也非常真挚

而在涡扇15苦练内功的这些年里,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各方向军事斗争压力的增加,原计划作为过渡的歼20基本型,获得了远超预计的订货量。如今歼20基本型的生产数量早已超过了F-22,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涡扇15如约朝着刘大响院士2018年公布的“3-5年内定型”前进,那么仅歼20基本型的产量就将两倍于F-22都并非天方夜谭。而这样的生产规模,也促使歼20基本型在多个生产批次中不断得到改进——这一点,自然要优于在后冷战浪潮中“戛然而止”的F-22。

例如,作为一架高度强调综合生存性的飞机,歼20不仅具备出色的隐身性能和电子对抗性能,更是考虑到如果一切手段都未能奏效,飞机仍被敌火力击中的情况,为此其大多数机载设备都采用了多重备份模式,保证飞机在受损时仍能保持一定飞行性能和作战能力。但这也使得歼20机体内部的设备填充率颇高,导致早期批次飞机的机务检修工作量很大。根据部队实际使用意见,后期批次的歼20机体内部布局不断优化,主机厂所与子系统厂所携手提升机载设备的可靠性和自检率,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所以说,这张不久前的“官泄”照片,其实某种意义上还真就属于军迷们常说的梗:“过于落后、可以展示”

以臻于完善的人机功效为代表的分阶段综合改进项目,让歼20部队空勤和地勤的满意度可谓“与批俱增”。也难怪空军最早几支接装歼20的部队,尽管飞机的机载软件也得到了升级,但在对抗中参观兄弟部队的新批次歼20时,面对外观远看上去几乎毫无区别的两批飞机,他们仍发出“我们的飞机有点落后了”的感慨——这在空军那些装备早期三代机、乃至二代机的兄弟部队听来简直是“凡尔赛”。

歼20基本型的不断改进,一方面让原本没打算在该阶段就“彻底挖潜”的研制团队,在歼20“完全体”之前就已经拥有了相当于一个小改型的发展经验。这让此时的“完全体”在技术上必须相比歼20立项研制时的“完全体”更进一步,否则相比基本型就难称有本质进步。另一方面,歼20基本型在短短几年内通往产量“爬坡”的历程,也让生产单位及时开始思考,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更为复杂的“完全体”也尽早爆产能之前,如何做到未雨绸缪。

尽管F-35近年来总被人拿着负面新闻说事儿,但作为世界上第一款“爆产能”的五代机, F-35的生产组织流程,仍然是非常值得后来者学习的对象

对于第五代隐身战斗机这种先进技术密集型产品来说,尽管在21世纪进入第三个10年时,中国已经是这个领域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强国,但要想实现从歼20基本型到歼20“完全体”,从设计到生产的毕其功于一役,仍然存在不少技术风险。如果选择在歼20基本型后期批次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作为连接两个型号之间的过渡,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这个改进型本身也必须严格按照节点推进,使其在新技术验证上注定难以“无忧虑操作”;而立项时就以包括无人机空战指挥在内的新技术验证为主,没有明确“节点包袱”的歼20双座型,恰好成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出发点。

笔者在《航空知识》杂志2022年第1期为歼20双座型撰文时,标题是《敢为天下先》。2021年年底首飞的歼20双座型,不仅是全世界目前唯一进入了试飞阶段的双座型五代机,更是一架相比歼20基本型,验证了大量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全球首创的新型五代机。特别是其中许多“想用户之未想,急用户之未急”的内容,使得歼20双座型承担的科研使命,远超一般意义上的新机原型机。甚至可以认为,歼20双座型在试飞中经历的酸甜苦辣,正是让今日的歼20“完全体”在F-35新批次面前,也足以围绕着“五代半”的定义争短论长的重要资本。

歼20双座型对于用户的意义已经被分析的差不多了,而它对歼20“完全体”的贡献,乃至于对下一代歼击机的贡献,可能要到若干年后才能更多为人所知。

因此,当外形上几乎可以形容为“单座版歼20双座型”的那架“粗脖子”原型机于去年年底首飞时,即使还没有换上目标发动机,但它已经具备了“完全体”应有的大多数要素。也许对于已经看惯了歼20基本型的军迷朋友们来说,“完全体”看着还让人有些不习惯,但对于它的制造者和使用者来说,这架被形容为“简直能让飞行员随心所欲”的“粗脖子”,就是歼20当前最为完美的样子。

目标发动机的装机使用,则让这份完美进一步充盈到飞机的每个细节中。前文提及,即使在动力有所欠缺的限制下,通过精心设计,歼20基本型已经是一架为了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而充分准备的飞机。而推力更为澎湃的涡扇15,不仅将全面提升飞机的机动性,大幅延伸其超音速航程,为飞行员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任务剖面。机上供电、冷却、液压等系统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功率冗余,让驾驶歼20“完全体”的飞行员们只需思考如何更好完成任务,至于任务背后所需的能量“飞机自己会解决”,并为今后的升级留下充足空间。

美军的经验表明,F119和F135的强大军用推力,使得F-22和F-35能够在多数任务中无需接通加力燃烧室,降低了其红外特征暴露的概率。

不过人性总是“贪婪”的,即使6月29日已经渐有继“20110111”之后又一里程碑之势,很多人仍然因为此次装机的涡扇15不是矢量喷口版本而感到遗憾。笔者比较喜欢在现场观礼的一位朋友开的玩笑,“看来用户对推重比还是有执念的”。考虑到后继原型机必然也将陆续进入蓄势待发的状态,届时由技术状态存在细微差别的几架“完全体”展开对比测试,那必将是比歼20基本型原型机密集试飞阶段(2014-2016年)更精彩的画面。

正如前文所说,让歼20“完全体”能够相对“慢工出细活”的一大底气,正是歼20基本型的快速生产和形成战斗力。随着“老歼20部队”经验的传承,三代机部队换装歼20的速度不断刷新记录,一波波赴厂培训分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投入改装学习中,力争在对台军事斗争新节点前换羽重生,在真刀真枪的战场上打破强敌军事霸权的迷梦。正如杨伟总师在2017年底写给“2035年的歼20”的那封信所说:“后来啊,你是祖国海天的坚强卫士,担当在这头,威慑在那头”。

说来杨总那封信的最后一句是:“而现在,你是战鹰家族的不老传说,引领在这头,希冀在那头”,其实“那头的希冀”,距离我们也已经并不遥远了。在“敢为天下先”的歼20系列技术发展的持续牵引下,如果新一代歼击机的真容比更受万众期待的下一代战略轰炸机更早出现,并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真正值得期待的是,它能否领先于美国下一代战机NGAD亮相?如果这个梦想能成真,必将是比当年2001号验证机亮相更令世界震惊的标志性事件。

无论是年交付数量还是生产机型的全面性,今天的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实现了对俄罗斯和欧洲的赶超,在各型先进歼击机的生产上尤其如此。在这样的势头下,迅速发展出下一代歼击机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当运20已经成为全世界唯一稳定批量生产的大型运输机时,中国在大飞机事业上的发展前景同样可期;更不要说虽为后起之秀,但型号迭代发展已堪称世界第一的中国预警机事业了。相对来说,我国现阶段在轰炸机领域、尤其是平台本身长期处于低技术重复阶段的现状,就使得这种发展势头必然要弱一些。

“长大了开轰6保卫祖国”这句童言童语,对于军迷来说是个梗,对于航空工业来说则是如山的压力

归根结底,航空工业乃至军事工业的发展,虽然可以通过预研工作等方式少走弯路,但要想真正实现进步乃至赶超,仍然少不了一代代型号的适时牵引。而这些技术跨越性较大、往往需要全国协作的型号,更是不能脱离国家的工业体系而存在。所以等待下一个突破的我们,不妨多关注一下我国工业制造能力的整体进步情况;须知当国家的工业体系足够成熟全面,足够在每一个门类都至少有所作为时,就连一些过去被认为是“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系统内习以为常的惯例也正在被打破。

举例来说,在疫情和贸易战等外部因素的推动下,系统内过去习惯使用的进口航空器件,正在被国产器件全面替代,使得目前各型国产新机的国产化率都实现了决定性提升。尽管这难免带来短期内的不适应,但一旦这个坎被彻底迈过,再看看近年来美军装备采购供应链也开始要求全面自主,“强敌竟是我自己”的笑谈也就不再是笑谈——或者说,到底谁才是更能实现全面独立自主的那一个呢?


“中国命运,自己主宰”

想成为超级工业大国,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个道理,此时此刻那些在烈日下庆祝建党102周年、庆祝“双过半”目标、庆祝新机完成重大节点的航空人们最懂。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张鲁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