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缺乏惊喜”的新武直,2027的目标一定会到达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3-24 09:26

扬基

扬基作者

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基】

自从国产新型武装直升机(下文简称“新武直”)首飞之后,围绕该机的猜测便不绝于耳。从本周四开始,网友拍摄的若干图片和视频陆续在网上出现,虽然颇为模糊,但也足以让我们对新武直的总体构型、性能定位和未来前景进行一番畅想。

另外,054B型导弹护卫舰首舰本周正式开始出海试航,与它外形相似的法国“阿基坦”级,本周也在红海的反导实战中刷新了法国海军乃至世界海军的多项记录,让我们对这个级别的护卫舰平添了几分关注。

从“直9窄”到“直20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快

我知道会有很多读者看都不看就冲进评论区,“无人机时代,武直早过时了!浪费资源,陆军没我懂!”没错,您说的都对,但我这期军评还是要写。

首先,总体形容一下目前曝光图像里的信息:新武直在尽可能保留了直20的动力-传动部分和后机身的同时,前机身上半部明显收窄,形成全球大多数武装直升机采用的串列式座舱布局(类似从直9到直19),机体外形颇为流畅。作为武装直升机,新武直的短翼比直10更大,有一定下反角,具备包括翼尖挂点在内的3-4对外挂点;前机身下方布置航炮的方式则与AH-64“阿帕奇”接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武直前机身上半部收窄,但两台发动机保持了较大的间隔,确保一发中弹或故障不会影响另一台发动机。

根据2023年10月出版的《简明中国飞机手册》,作为和歼10同一时代的产品,直10已经采用了基于GJB289A数据总线的国产直升机第一代综合航电系统;而和歼20同一时代的直20,更是拥有增设基于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网络的双总线、开放式综合航电系统,可以通过加改装相应硬件和软件升级的方式,迅速得到一套满足专用武装直升机需要的先进火控分系统。

>

另外直20基本型就已经具备类似“黑鹰”的加装短翼系统空间,图为此前曝光的加装武器短翼的直20原型机。

开放式航电架构和更好的挂载条件,使得新武直能够使用的武器种类也远比直10丰富。除了现役武装直升机使用的AKD-9和AKD-10空地导弹之外,从性能更加出色、可用于直升机和无人机等慢速机型的新一代空地武器家族,到我国直升机的“独门绝技”——霹雳90系列空空导弹及其后继型号,以及网友们畅想的各类空射无人机/巡飞弹,乃至于一些“脑洞大开”的外挂物,都有望出现在新武直的“菜单”上。我们的武装直升机,也终于可以挂得“张牙舞爪”了。

尽管武装直升机在实战中也并非时刻都以这种姿态出现,但不能在需要这种姿态的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

要想灵活地“张牙舞爪”,规避乃至消灭战场上越来越难缠的防空火力,新武直离不开强劲的飞控系统和动力系统。《简明中国飞机手册》提及,直20作为我国首型第四代直升机,已经应用了四余度数字电传飞控系统,动力采用可选装红外抑制器的两台新一代涡轴发动机和一台辅助动力装置。从目前的图像资料来看,就像升级后的直10也普遍加装了红外抑制器那样,红外抑制器应当已经成为新武直的标配,尽可能降低红外特征,减少被便携式防空导弹等对手锁定的几率。

虽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我军现役直10/19的防护性能不算突出,但也在一些方面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直10的传动系统具备一定的“干”运转(指滑油系统受损导致润滑不充分的工况)能力,直19的燃油系统经过重新布置后满足抗弹击、自密封的适坠性要求等;两型直升机服役后,近年来还陆续在座舱和发动机舱等要害部位侧面增挂了附加装甲。

增挂附加装甲、加装发动机红外抑制装置的直10为直20护航。直升机编队护航作战中,武装直升机的必要性仍然毋庸置疑,但对其生存性的考验越来越大。

新武直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首先其尾梁的厚实程度不在陆军型直20之下,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被弹面积,但在应对敌便携式防空导弹等威胁时的生存能力更强。而新武直平台在直20的基础上“瘦身”带来的减重减阻成效,除了带来机动性的提升之外,自然有一部分可以用于增强防护性能。除了被动防护的装甲部分之外,包括各波段告警系统、传统/定向干扰等针对来袭导弹的软杀伤手段配置,相信也会应有尽有。尽管目前还缺乏细节印证,但正如一位群友所说,能按照今年新加坡航展上“顶配版”直10ME安排,就很让人满意了。

由于图像较为模糊,新武直的航炮型号目前仍然莫衷一是。

正如这张三机对比图所反映的那样,新武直虽然在机头设备布局上与米-28有些类似,但座舱设计更接近YAH-63/AH-64这类美式武装直升机。直10/直19分别使用了这两类串列座舱构型,部队在实际使用中认为,两类构型并没有明显优劣之分。因此,新武直的座舱构型选择以更有利于总体布置为主要考量;在沿用直20基本设计的前提下,新武直的机体高度限定为与直20相当,采用占用垂直空间较少的座舱布局,更有利于对前机身空间的优化利用。

说到在运输/通用直升机基础上研制武装直升机,中美俄都有各自的成功案例:从直9到直19,从UH-1到AH-1自不必说,苏联从米-8到米-24再到米-28的进化也属此范畴;而相比从S-70到AH-64的大动干戈,西科斯基公司当初计划在S-70“黑鹰”基础上发展的S-71,则在理念上与新武直更为接近。

S-71的概念模型,可见后机身等部分与S-70基本一致。

当时西科斯基公司认为,S-71与S-70(当时正以YUH-60之名在美军测试)的大范围通用性,将显著降低陆军的采购成本。虽然如今看来颇有道理,但在S-71全尺寸模型亮相的1973年,西科斯基还没有展现出让美国陆军敢于把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这俩“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的实力,因此最终参加竞标的是贝尔公司的YAH-63和休斯公司的YAH-64。

如今S-70系列的成功,早已无需多言;而在此基础上“青出于蓝”的直20,更是成为陆海空三军都在批量采购的我军新质战斗力代表。因此,新武直的孕育条件,自然会比当初“胎死腹中”的S-71要强上很多。虽然新武直和直20的生产厂家不同,但同在航空工业旗下,加之曾有过直20系列改型的生产计划作为练兵,使得虽然新武直的研制进度长期不为外界所知,但一旦它以试飞姿态亮相,就意味着“行百里者半九十”。

参考国内其他型号的经验,同时投入多架原型机以进一步缩短试飞周期,在新武直上实现的难度只会更低。

回头来看,直10在研发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装备上解决了有无问题和应急问题,其“接班人”问题也很早就为用户所关注。在用户看来,性能相比直10全面提升的新武直,如果能实现“短平快”式列装,批量形成战斗力,并替换一线部队的直10,将是在现有指挥保障架构下,显著降低陆航/空中突击部队在“决战决胜”过程中付出代价的关键选择。

那么,新武直的列装进度会有多快?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当初直19的研制列装进程。根据2022年11月出版的《中国直升机简史》记载,凭借直9WA/WZ、直10等型号的技术积累,2009年2月部队批准立项前被称作“直9窄机身”的直19,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完成详细设计、当年进入总装”的奇迹,原型机于2010年7月实现首飞。通过试飞团队与设计人员的实时深入探索交流,直19的试飞改进做到了“对症下药”,短时间内完成了大量的调整试飞内容,使得该机2011年11月就完成定型,2012年列装部队,并在同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

直19的快速列装与战斗力形成,为军改前我军陆航旅的迅速扩充奠定了重要的装备基础,为武装直升机部队培养储备了大批人才。

有直19的案例珠玉在前,新武直“今年曝光、明年列装、后年上量、备战打仗”虽然是个颇为理想主义的顺口溜,但也并非如同天方夜谭那么遥远。而凭借全军已有大量直10/直20成熟机组、并且还在持续培养的条件,届时完全可以由直20的飞行员和直10的武器控制员搭配为新武直的机组,尽快完成改装过程,形成规模战斗力,加速实现东南沿海一线陆航/空中突击部队的现代化,为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红海反导“Triple Kill”之后:大型护卫舰的潜力,应该挖到哪一步?

本周,054B型导弹护卫舰首舰正式出海试航,标志着这艘人民海军历史上排水量最大的护卫舰在完成了前期的系泊试验、内河预试航之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当人们正在畅想054B服役后在人民海军的定位时,外形与054B颇为相似的法国海军“阿基坦”级护卫舰“阿尔萨斯”号,在红海面对胡塞武装的防空战中,拿下了一个开创历史的“三杀”。

当地时间3月21日上午,该舰雷达发现3枚来自也门方向的弹道导弹,正朝着“阿尔萨斯”及其护航的集装箱船飞来,舰上官兵迅速做出反应,在短时间内发射3枚紫菀30中远程舰空导弹,将全部3枚来袭导弹击落。这不仅是法国海军、乃至法军历史上首次实战拦截弹道导弹,也是红海护航行动中,首次有军舰在实战中同时拦截3枚弹道导弹,展现了“阿尔萨斯”舰上官兵高度的战备水平,以及舰载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从被护航集装箱船视角拍摄的、刚刚发射导弹后的“阿尔萨斯”,可见军舰处于航行状态,三枚导弹的发射间隔很短。面对多枚弹道导弹时仍选择“一对一”拦截,说明该舰指挥员对武器系统的信心很足。

作为“阿基坦”级防空型建造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舰,其最大的区别是将“武仙座”雷达升级为性能更强的“武仙座+”。但由于这款采用单面无源相控阵天线的雷达,长期被认为是一款“旋转凑合盾”,其改进后的性能上限也并不被看好;因此,除了前者的32单元垂发可兼容射程120千米的紫菀30主动雷达制导舰空导弹之外,“阿基坦”防空型究竟比“阿基坦”基本型提升了多少防空反导能力,一直颇有争论。

实战证明,“武仙座+”这款“终极”单面旋转天线型无源相控阵雷达(由于法国已经在新一代护卫舰FTI上使用“海火”有源相控阵雷达,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不太可能研制类似型号,故而确实可称“终极”二字)与配套作战系统的整合,足以支持紫菀30导弹实现一定范围内,同时拦截多发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全球绝大多数非“宙斯盾”/“海之星”战舰来说,已然属于很高的标准了。

虽然胡塞武装在此次袭击中采用的弹道导弹型号目前尚不可考,但这类目标特征小,飞行速度快的武器,对于很多中等国家的海军来说已属高威胁目标。

从技术原理分析,参照国产舰载雷达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景象,我们有理由相信,054B型主桅顶部的这座双面旋转天线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结合红旗16系列舰空导弹的发展(例如射程达到160公里的出口型红旗16FE),能做到比“武仙座+”更多的事情。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战术导弹威胁不断增加的当下,显著优于054A的防空反导能力,自然是054B最终得到“准生证”的显著原因之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阿基坦”和054B的论证工作最早都启动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这使得今天的它们难免会被挑剔的目光看待。在我们这边,因为052D和054A的建造计划仍在持续,054B的“比上不足比下余的好像也不怎么足”,甚至让一些人陷入了“遇事不决四面阵”的思维;而在法国那边,用于替换“拉斐特”级护卫舰、比“阿基坦”小一圈的FTI护卫舰,都用上了“海火”雷达这种颇为精致的“小四面阵”,似乎也在证明这一点。

名为“防御与干涉护卫舰”,FTI的传感器和武器配置明显为高威胁环境准备。

在论证一款大型护卫舰的指标时,包括“小四面阵”在内的当代先进传感器/武器极具诱惑:似乎只要“再加一点点”,就能够让大型护卫舰的作战效能不低于排水量7000吨级的驱逐舰。德国海军目前的绝对主力——世纪之交建造的3艘F124“萨克森”级护卫舰(因为配置高价格高,4号舰建造选项很快被取消),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该舰长度与“阿基坦”相当,但线型更为细瘦,使得舰内容积稍逊一筹;然而“萨克森”不仅设置了可容纳两架NH-90直升机的双机库,更是在舰体上配置了当年欧洲舰载雷达领域的顶流产品:主桅顶部的APAR“小四面阵”+后桅杆上的SMART-L远程搜索雷达,理论上它们能够同时制导32枚导弹拦截16个目标——舰上的32单元MK41垂发一般配置为:24枚标准-2 Block 3A远程舰空导弹和32枚(以“一坑四”形式搭载)ESSM中近程舰空导弹。

曾几何时也是让我们羡慕过的船

作为定位为取代3艘美制“吕特晏斯”级驱逐舰的防空护卫舰,“萨克森”颇高的武器和设备密度,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活性的影响,原本无可厚非。然而在面临红海护航这种“中等烈度”的作战环境时,德国海军护卫舰兵力结构的严重畸形,却让“萨克森”们却没法心安理得地作为“驱逐舰”留在家里(就像法军那两条“地平线”),而让其他护卫舰去干活:

4艘舰龄即将陆续达到30年的F123“勃兰登堡”级(排水量4000吨级),虽有16单元MK41垂发(甚至还有额外16单元的预留空间),却拖拉至今仍未实现ESSM导弹的升级,荣幸地成为全球极少数使用MK41发射老式“海麻雀”的军舰;4艘新近入列的F125“巴登·符腾堡”级,更是空有7000吨的排水量,防空完全依靠两座“拉姆”近防导弹维持——这里还不算各舰服役以来的一串问题……面对胡塞武装那些高举高打的无人机、巡飞弹乃至弹道导弹,它们不仅很难完成护航任务,甚至有可能自身难保。

“德国肥仔”也好,“德国废宅”也罢,红海这种搞不好真要人命的场合,真不适合F125出现。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萨克森”级3号舰“黑森”刚刚到达任务海区没多久,就在一次拦截中误向美军一架“死神”无人机发射了2枚标准-2舰空导弹,险些酿成误击事件;之后又因携带中远程舰空导弹的数量不足(而且还白打两枚),导致“黑森”在拦截中尽可能使用76毫米舰炮和“拉姆”导弹,为此错失了不少拦截机会,德国海军也因此被诟病。

虽然“黑森”此次表现拉胯,其中多少会有德国啤酒和香肠的“贡献”;但作为德国海军防空核心,防空重任无人分担的“萨克森”们,在忙于波罗的海方向对俄战备的同时,还要强行抽调一艘来到红海,以与德国在欧盟中的地位相称,这对于舰队的日常运作势必会造成显著影响。反映到实战中,就成了“德不如法”。

反观参加红海护航的“阿基坦”,不仅实战拦截战果可圈可点,更是展现出了适合长期部署的优势。以“阿尔萨斯”为例,该舰2023年10月初从土伦港启航,前往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法国海军观察巴以冲突局势的一员;执勤满3个月后,该舰奉命前往红海执行多国联合防空任务至今,也就是说在部署时间即将达到半年时,经受了开头提及的那次实战考验。

在以色列海法港附近出现的“阿尔萨斯”,根据法国海军2023战斗条令,各舰一律取消舷号,以防对手远距离快速识别具体舰只。

凭借优秀的适航性和仅有150人左右的舰员编制(比“萨克森”级少了90人),以及恰到好处的武器和传感器配置,“阿基坦”级不仅证明了其舰员能够长期执行海上任务,更是能在此期间保持较高的战备水平,做到在需要的时候“拉得出、打得赢”。这种“船可养兵千日、方能用兵一时”的设计思想,确实有值得发展大型化护卫舰的国家借鉴之处。

说回054B型在这方面理念上与“阿基坦”的趋同,类似的话在长期强调“艰苦朴素”的我军,其实也早已有之——“生活出战斗力”。从早期的053H1G型护卫舰,到后来的056/056A型轻型护卫舰,都证明了这种理念的有效性。在相比054A显著增加主尺度、提升自动化程度的054B上,舰员的生活条件必将获得进一步提升。

高速航行中的054B型导弹护卫舰首舰。这艘看似武器配置变化不大,但理念和054A区别明显的新型护卫舰,正在走出验证“阿基坦理念”如何在新时代人民海军中发挥作用的第一步——也许等到服役后不久,它就会出现在亚丁湾护航的行列中?

如果说国产一二代驱护舰在设计理念上或多或少呈现出“大小不同、理念相似”,那么从万吨大驱到排水量只有其不到一半的“大护”,伴随着越来越远的航迹,如今正在建造中的人民海军各型战舰在设计理念上,至少已经出现了明确的分支。也许不是每个分支都会枝繁叶茂、也许不是每个分支都会创造新的辉煌,但要想屹立于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海军之林,在造舰这门庞大的工程里,高度和维度,都不可或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张鲁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西方媒体,看清你们了!”拜登“走后门”也没躲过

“TikTok只是烟雾弹,美情报机构才无时无刻不在…”

获得军援后以色列不会违反国际法?美国多部门:不可信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