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林:洪秀柱——风雨中的铿锵蓝玫瑰

来源:观察者网

2016-11-01 17:38

叶青林

叶青林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叶青林】

10月31日,南京中山陵,下着冰冷的冬雨。中国国民党党主席洪秀柱在众人簇拥下,在风雨中拾级而上,一袭黑风衣的她更显娇小,但肩上那条在风中翻飞的蓝色围巾却格外醒目。这个娇小的身躯,踩着坚定的步子,不时停下来和自发到现场欢迎的民众打招呼致意。那几幅写着“柱柱姐欢迎你”、“中国国民党加油”的红色横幅让烟雨朦胧中的清冷多了一抹暖色,想必也暖了谒陵者的心头。

此景此情,不知是天公刻意安排,还是革命先行者中山先生有灵,这天气,这氛围,不正是当下国民党的处境吗?连续的选举失利,被民进党抄家灭族式地追杀,连党工的薪水都发不出来,而党内又狼烟四起……风雨飘摇中的中国国民党还在迷茫中。

而那位娇小的身躯上压着千斤重担的弱女子在先总理灵前那一句“十二万分的感慨”还真是一点不夸张,从决定出发到临行前的最后一刻,除了敌对阵营的冷嘲热讽,更多的还要面对自己同志的明枪暗箭。

但这一切,并没有动摇她的意志,左右她的决心,就像她坚定地,心无旁骛地,一步一步走上中山陵,因为她问心无愧。从之前的抛砖引玉,冲破“防砖条款”,到被“换柱”,到当上国民党党主席,到今天走到中山陵前,她的信念都不曾改变,就是希望带领中国国民党员找回失落的党魂,就像她肩上的那条正蓝色的围巾一样鲜明。

“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她用弘一法师的一句话再次表明她的决心,也展现弱小身躯下那个宽大的胸怀,“很多事情不见得一触可及,来一次必然有一次的意义,再来一次必然会有更丰硕的成果,所以我们不会放弃,我们也会继续努力。”

确实,她的这一次行程无法立刻改变岛内的现状,也阻挡不了蔡英文当局越走越“独”的步伐,甚至她的微小力量可能根本都敌不过党内反对势力的围捕。但是,正如她从去年选举一路走来,让她从一个在台湾政坛毫无根基的“砖”变成很多深蓝群众心中的“柱”,让她从一个台湾政坛的“小辣椒”到收获大陆无数粉丝的“柱柱姐”。她微小身躯发出的洪荒之力正在逐渐被人感受到。

她的每一次讲话,每一段行程都会在国民党的历史,在台湾的政坛,在两岸人民的心目中留下一道深深的刻痕。就像今天她到中山陵,她不仅来过,她还为中国国民党,为台湾,为两岸的未来,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对于中国国民党来说,她会是一面镜子,不论未来的国民党由谁接掌或走向何方,人们会记得,曾经有一位主席不为利益,不为选票,只为找回理念奋斗过;对于台湾而言,她明确大声地打破了那个扭曲的政治不正确,“和平统一”不仅仅是选项,更是台湾未来的希望;对于两岸,她的努力,让大家看到了不论“台独分子”如何群魔乱舞,两岸中国人自己家里的事,自己一定能够有智慧解决的希望。

正如她在谒陵后发表的演讲中铿锵有力的结尾:“中山先生的伟大情操,是两岸人民所推崇的,相信在她的感召下,我们两岸必定能够为了民族的复兴,民生的繁荣进步,我们一定可以携手并进,一起奋斗,创造未来的荣景。我们心中也向他许下这样一个承诺,我们必当努力前进,奋发向上,完成我们宏大的愿景。两岸携手和平发展,共同的心愿必将完成!”

这个阴雨冬天里的中山陵,也会永远记得这朵铿锵有力的蓝色玫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马密坤
台湾 洪秀柱 南京 中山陵 国民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瑞士和会上,他忍不住说了实话:他们不来,无法影响俄

又一名校回应!要不要破格录取,到底听谁的?

美俄核潜艇同时现身古巴,“让人想起冷战”

“之前怎么没人去阿勒泰?没必要拍西方感兴趣的作品”

美媒哀叹:既软弱又专横,美国已沦为“帮派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