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法治 社会
北美 欧洲 周边 亚非拉
科技 工程
区域 产业 生活
艺术 体育 传媒 历史
印美两国的核心利益始终有所区别,合作时也难免留一手。比如印度想成为名副其实的核大国就和美国限制核扩散的思路矛盾;印美关于巴基斯坦的意见也很不一致。过去的历史也表明,印度作为一个有脾气的大国,对美国的意见不会完全听从。
出国至今,一直有人问我“为什么你都出国了还这么爱国”、“你这么反感西方制度为什么不回国”。他们认为“出国的人应仇恨祖国才正常”。其实到国外后,便会发现外国没想象中的好,还有种族隔阂。在反华势力的“教育”及中国经济影响下,想不爱国都难。
美朝在无核化路线图分歧的背后,是双方几十年来所积蓄的严重信任赤字。朝方害怕一揽子的无核化方式将无法保障其最为在意的安全关切,而美方担心“分阶段、同步走”的无核化进程会重蹈覆辙,反而为朝鲜核武器研发赢得了时间和资金。
前一阵子的中澳紧张气氛已经给中国网民产生了深深的负面印象。分析网上众多的中国普通网民评论,可以感觉到,目前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将来中澳关系包括经贸往来抱有怀疑谨慎的态度。无形的损害事实上已经造成,而且短期内很难消除。
印度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大一统政治传统,恰恰相反,主流是根深蒂固的地方自治传统。这种“反大一统”的政治传统,在现代印度建国之后,不仅没有被遏制,反而在西方式民主自由的激励下,更加花样翻新了。
我们该如何看待日本“左翼”的和平主义言论?如何认识像高畑勋这样的日本“左翼”知识分子?许多持和平主义观点的日本“左翼”知识分子,在修宪问题和历史问题上,是中国人民的战友。但是,双方是出于同一立场和前提吗?中国人民和他们真能“互相理解”吗?